“交趾”,本是古代北方中原人在古籍中描述“南蛮”民族风俗的词,后来用于指代南蛮人所居的中原以南的区域。直到汉代,象郡南部专门辟出一块设“交趾”郡,即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
交趾,又名交阯,中国古代地名,先秦时期为百越支下骆越的分部,初期范围为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一带。秦朝以后,设交趾郡,为今越南北部。汉朝之后其地域范围历经演变,东汉时将交趾更名为交州(南交),交州最大范围及其文化遗迹位包括今广东省至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县即位于今越南河内。后来汉武帝在全国设立十三刺史部时,将包括交趾在内的7个郡分为交趾刺史部,后世称为交州。
交趾一名在南越国时代之前已有之。交趾名称来源于《礼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雕题是纹脸,交趾注曰足相向,就是盘腿。《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的解释为:《礼记》称南方曰蛮,雕题交阯。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