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河池、南丹、都安等地的山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民族。过去几乎家家都有木纱车和织布机,并自种蓝靛草,自纺、自织、自染土布,以制作各种衣饰。毛南族姑娘从小就要学习纺线织布,织布技术的高低、织成布匹的多少,是衡量她们智慧和才干的标准。
衣饰基本上与附近汉、壮族相同。过去,毛南族男女都喜欢穿蓝色或青色大襟衫和对襟衫。男子穿唐装或琵琶上衣。妇女穿十分漂亮的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裤子较宽并滚着花边,女装在袖口、裤脚上镶有红色或蓝、黑色的边条饰,不着裙。头上留辫梳髻。戴手镯、银牌等各种饰物。不论男女都穿青、蓝两色服装。除丧事外,忌穿白色衣服。毛南族妇女还特别喜欢戴花竹帽“顶盖花”,过去新婚妇女往往要戴着它走亲戚。
毛南锦是毛南族最有特色的织锦工艺品。流传于广西环江一带。做被面、背带心、挂袋等。用棉线和各色丝绒线、土机编织。图案纹样有八角花、香炉花、畦蝼花、凤凰花等。锦面图案呈几何形结构。
旧时,毛南族的衣服以自己生产的土布为主要原料。清代,男衣细葛,女着长裙,并刺绣花纹、长可及地。喜欢用蓝靛染的青色和蓝色布做衣服,很少穿黄色和白色的,尤其忌穿白色衣服串门。在清代和民国年间,毛南族男子大多用一条七八尺长的黑布包头,也有的戴青色或蓝色布帽,帽顶开小孔,女子未婚时留长辫,出嫁后梳髻。嫁时用青布包头,露出发顶。毛南人旧时多赤脚,走远路则穿竹篾鞋,只有晚上在家和节庆时才穿布鞋。妇女赴宴或走亲戚,多穿尖头绣花鞋。20世纪50年代初期,男女均穿右开襟上衣,男上衣钉五颗铜扣,衣袋缝在右衣襟里不外露。下穿宽筒长裤,劳动时扎三角脚绑。盛装时腰缠八尺长的黑布腰带,腰带两端用红、绿、黄、蓝、白绒线饰成锯齿形的布须,缠腰时让布须外露。赴宴作客的长者要穿长衫,外套黑布扣“马蹬衣”。妇女穿镶有三道黑色花边的右开襟上衣,滚边裤子。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穿用机织棉布、经济能力强些的则多穿用化纤布以及丝绸、呢绒、针织品等。男子剪短发不再包头,冬天戴绒线织的小帽。中青年妇女剪齐肩短发,妇女外出劳动或走亲串寨,喜戴花竹帽。毛南语叫“顶卡花”或“顶盖花”,意即“帽底编花”。小孩多戴黑布帽,中间留鸡蛋大的洞孔。近二三十年来,穿鞋多到商店购买。妇女、儿童爱戴银饰。常见的有银簪、银颤花、银钗、银梳、帽饰、耳环、颈圈、麒麟、银环、银牌、银镯等。妇女胸前佩带银牌,以重数斤为荣。青年妇女戴耳环的,表示已经订婚或出嫁了,小孩佩带银锁、麒麟。近年,除小孩仍戴银饰外,妇女佩戴的饰物已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