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蛙图腾重见天日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九年,考古界在陕西临潼骊山北麓发掘了仰韶文化早期原始村落基址——姜寨遗址,这前后十多次发掘,取得了非常丰富、宝贵的收获。是我国新器时代考古工作中至为重要的发现,其价值之重大,为国内以至世界同期遗址所少见。至今,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还陈列着这个遗址的村落模型,西安半坡博物馆最近亦展出这里出土的诸如“十六岁娃墓葬”等珍贵文物。它的非常内涵对研究前仰韶文化与仰韶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社会组织以及先祖的生产、生活、文化、意识形态等,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尤其是蛙图腾的重见天日,为解开女娲风俗渊源之谜,解决女娲氏“继兴于骊”遗址是否存在这一疑问,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和契机。所谓骊山女娲氏的蛙图腾是一幅画在彩陶盆壁上的蛙纹(实为蟾蜍)写实图画。专家们认为,她与鸟纹、鲁纹、鹿纹一起,同属仰韶四大图腾形象。蛙纹图腾形象及变形图案在整个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中几乎到处可见,东起河南渑池的仰韶,陕县的庙底沟,西至甘肃临洮的马家窑都有发现。
骊山女娲风俗
女娲氏蛙图腾重见天日之后,作为活的历史文化——骊山女娲风俗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我们注意到古代典籍中记载的有关女娲氏的神话传说,差不多都可以在这个宝库中找到她的足迹。饶有趣味的骊山风俗,有的是对女娲氏不朽勋业的永远纪念,有的是对蛙图腾的崇敬礼拜,有的则是祖辈遵循约定成俗的民间礼仪,辗转流传,以至今日。
第一类,对女娲氏不朽勋业的纪念。
“补天补地节”。农历正月二十日这天,骊山周围临潼及蓝田一带群众都要“补天补地”,东南诸乡叫“女王节、女皇节”,一些老年人更说是“女娲生日”。节日活动内容是吃“补天饼”。各乡讲究不同,有面糊摊烙的煎饼,硬面杆开的烙饼、蒸饼,总的要求是园形、薄页。饭前举行简单的仪式,由家庭主妇祖母或者主母撕饼抛向房顶象征“补天”,然后扔向井中或者搁在地上,叫做“补地”,幼时见婆、母虔诚“补天补地”的情状,至今不能忘怀,这一民俗,清临潼四志中均有记载。骊山东绣岭石瓮寺上方至今还有“女娲炼石”处遗踪,《蓝田县志》上亦有“补天台”的记载(地无考)。这与文献古籍中记载的“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又作炼五色所以“补苍天”)、“聚芦灰山止淫水”的说法是一致的,从“民以食天”这一传统观念联想,骊山“补天”民俗似乎更接近实际,更富有一层深意。这是对始祖女娲——远古劳动女性战天斗地,主宰自然壮烈勋业的永恒纪念,流俗至今不衰。
另外陕西乾县、四川广远民间有正月廿三“娲波”节,那是女皇武则天诞辰纪念日。武则天自命是女娲转世,唐人因称乾陵为“娲皇合位”无疑都是受女娲风俗影响。
第二类,节日礼俗与蛙图腾崇拜。
春节拜年及送灯。正月新春,女儿拜年娘送灯,闺女送娘女娃包,娘舅送的长命灯。这女娃包子(又叫女儿包)临潼河北已演变成园形包子形状,唯渭河南骊山脚下各乡仍保持古老风俗,已婚女儿给娘拜年要敬献巨形油角子两个,大至一斤多重。推本溯源,两瓣夹油,其象征意义实质上就是母系氏族时期的女性崇拜物。这个习俗一直保存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现代人生活之中。送“长命灯”的习俗,是原始社会人类掌握用火技术之后,成年女子从老母火炕引取火种的故事演变而来的。火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光明、是前途和幸福的标志。娘舅送灯火是人类文明启蒙期间母女生命与幸福延续的一种表现形式,民间显宗示根的例行礼仪。方式是女儿婚后娘家送灯三年。头年送长命灯,礼节非常讲究;第二、第三年添烛火,现在演变成台灯、手电,以后添灯、电池。女儿生子后娘舅家逐个送灯至十二岁(虚十三岁)“完灯”。民间传统长命灯一般贴有“长命富贵”四字,以示祝福,同时贴有蛙图腾图案以保佑。送灯礼仪非常有趣:第一年送灯,是要带上面塑的以蛤蟆(蟾蜍)为首的一组动物:鸡、鱼、小龙(蛇)、团儿或都锥巴儿,这分明是一组面塑图腾形象。第二年以后渭河北变成十二个团儿(獾)渭河南是十个锥巴儿俗称蛤蟆鱼,统名为“茧儿”,包含孕育子孙的意思。锥巴儿就是蝌蚪,“蛙之幼体也”,意思比较明白。团儿形象园头,有务有眼,一种形状若人头蛇身蜷盘一起,因此叫做“团儿”,象征着女娲“人首龙身”。一种是务眼下有尾鳍,意思有点隐晦。姜寨及半破彩陶人面鱼身画纹出土后人们才弄明白,这是蛙图腾崇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娘舅家蒸“茧儿”时还有一个讲究,眼要大,额要宽,那显然是祝福外甥,外孙聪明伶俐的意思。送灯,中途可不能断送,元宵佳节,黑灯瞎火意味着娘家舅绝种,与家庭断绝香烟,后嗣无人,同样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中国的灯节,其本意应在这里。
端阳女儿节。农历五月端阳,旧传为女儿节,其实是女娃节,娘舅追节,女孩欢乐的日子(一些地方是出嫁女儿回娘家)。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娘家就给出嫁的女儿送“端阳礼”,俗称“送裹肚儿”。现在演变为送女儿、女婿夏令衣物、凉帽、扇、套席,但代表物是一件绣有哈蟆蛙的花裹肚儿,实际就是蛙图腾保护神的实用化,“端阳礼”以女儿婚后第一年最为隆重,除外,追节面食礼品,依然是面塑的哈蟆、鸟(鸡)、鱼、小龙锥巴一组图腾形象,先是给女儿送节(追节)。以后是给外甥、外孙赐送蛤蟆裹肚儿,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至今临潼街上蛤蟆裹肚儿还可以在民间绣品摊上看到,买到,不同的是已渐由手绣变成机绣罢了。
到了补五这天,骊山周围群众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蒲艾,割百草,送香包种种风俗之外,还有的制蛤蟆墨,乃是民间传统外用保健良药,又叫“紫金锭”,“蛤蟆蛙躲端午”一句俗话即来于此。
近半个世纪以来,俗传端午节成为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纪念日,李代桃僵,人们差不多几乎已不知道端午节的本意。殊不知楚地纪念屈原,除了五月五日投粽搭救屈原之外,政治家还有一个五月二十三龙舟打捞浮尸的仪式,这二者匹配才算得上真正的屈原纪念日,与源于女娲时代的端午女儿节意义大相径庭,时代上下相差不知有几千年,具体时间上女儿节是五月初一至初五,而屈原纪念日却是每年由初五至二十三,除过起止日相重一天外,其它不能混为一淡。
那么端阳女儿节的核心意思是什么呢?事实表明,这是古老的蛙图腾图纪念日年复一年的民间习俗活动,如同当时图腾信仰对氏族血系共同体的巩固和氏族成员的团结起了积极的纽带作用一样,现在的骊山女娲风俗未尝不是起着亲戚血缘,促进民族团结的重大作用!
八月十五拜月风俗。骊山周围,民间至今保存着赏月拜月风俗。中秋节八月初五过后至十五日一旬时间,女儿要给娘家奉送月饼。八月十五之夜,明月当空,家人团圆,由主妇插香遥祭月神,陈列月饼及时鲜水果石榴、柿子、红枣等。月饼象征月神,护佑全家团圆,鲜果患味着榴多贵子,事(柿)事如意。祭仪过后,由家长分给全家老小月饼,全家一起啖食,共享天伦之乐。这个传统习俗仍然是来源于原始的女娲——月神崇拜风俗。月神就是女娲、女娲氏族的图腾就是蛤蟆蛙(蟾蜍),这在汉代已成定俗。中国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民俗学家的先辈闻一多、顾颉刚等先生三、四十年代就有详尽的考证。汉墓出土帛画及画象石刻中无不以蟾蜍象征月亮,同时以金鸟(或金鸡)象征太阳。在伏羲被奉为日神的同时,女娲即被奉为月神。因之月宫古人又称“蟾宫”,“蟾窟”。月之别名则有“蟾”和“玉蟾”之称,于是月光也就直称“蟾光”。著名成语“蟾宫折桂”就是由这个古老的蛙图腾崇拜脱胎而来。所以,骊山风俗中的拜月及“送中秋”、“送八月节”风俗仍然是一个女娲图腾崇拜纪念日。
另外,还有个重阳节送糕(高),是一年中的第二个女儿节。从九月初一起,娘家要给女儿外孙送糕。糕是米糕,取其谐音有步步登高之意。因临潼缺米,演变成面塑宝塔,上附蟾蜍、鸟、鱼、小龙、锥巴一组图腾形象。按其意思,实际上还是蛙图腾崇拜的一类风俗。
第三类,骊山婚俗及生活风习讲究。
《临潼县志》乾隆本第九卷《志余》曾集录古人史论,谓女娲氏“灭共工氏而迁治于中皇山之原,继兴于丽”,“功高而充三皇”,影响几乎是无处不在,而骊山婚俗中的烙印踪迹似乎更为清晰。在鼓乐声中,新娘子轿前充作护轿符又当作嫁妆望子(幌)的是一对高挑起的绣花裹肚儿,一幅由花边嵌底,是赠给女婿娃的礼物;另一幅则是绣着大蛤蟆娃的花裹肚儿,老年人说那是媳妇娃的开路神,犹如宣告“女埚娘娘在此,百神让道”,以保新婚大吉大利。当然,那也是新媳妇针线活儿过硬与否的标志,手拙手巧,婶娘们一眼就可断定八成,所以又叫做“嫁妆望子”。生面难见,头关难过,常常有花钱为女儿买绣花裹肚应付场面的,因而旧社会有“为人作嫁”的职业。新人拜堂,大礼告成之后,接着是入洞房。新房为什么叫“洞房”?一般辞书解释多不得要领,原来仍然来自女娲风俗。洞房者,蛙蟾居处之洞房穴窟也。骊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之后,尽管男权第一,是“娶媳妇”回家,其实还是男人居处之洞房穴窟。这自然也是母系氏族社会男到女室幽会风俗的曲折反映。这里闹洞房还有一种很别致的“审新娘”风俗。新媳妇揭盖头洗脸之后,姨、婶、嫂、姐们照例围着要看媳妇娃的花裹肚儿。因为这是惯例,新娘子毫不羞涩、落落大方地依礼解衣出示上绣巴掌大的蛤蟆蛙的花裹肚,无异于是向女亲们表示:请亲人们放心,我就是女娲娘娘的后代。……在这里“蛤蟆蛙”对新娘子来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视戴蛤蟆裹肚为至高无上的护身符。宋人罗泌《路史》后记卷二记载女娲氏“为女妇正姓氏,职昏(婚)因(姻),通行媒以重万民之丽”难怪骊山婚俗中到现在还明显地保留着女娲氏影响的痕迹。
关于女娲造人,《山海径》中曾有记载:“有神十人,名日女娲之肠。”注文中袁珂先生曾征引《风俗通》所记故事,“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给,乃绳于泥中,举以为人。……”这种神话故事曲折地反映了人类改造世界,同时也(创造)完善了自己的非凡过程。但实际并不神秘,说穿了不过是孩提抟土捏泥故事的加工润色。玩耍泥娃,自发摹仿,不教而为,几乎是我们每个出身农村的同志幼时都曾经玩过的一种游戏。城市不具备条件,但农村雨后小娃捏泥玩耍的景象至今几乎是到处可见。迂沿所及,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不也可见到它的踪迹?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蛙崇拜风俗也不乏其例。临潼人还有一句俗话,谓兄弟姐妹一母同胞所生,叫“一个娘肠子下来的”。
追本溯源,不是同“女娲之肠”联系起来了吗?“有神十人,名日女娲之肠。”应解释为:“这十个神人名日‘女娲之肠’,其实都是女娲所生。”(都是女娲氏的儿女)才更加接近于实际。
最后我们还要再次提及女娲风俗在人类衣饰方面的表现。民间年画《莲生贵子》、《吉庆有余》等传统作品中那个胖娃娃戴的护身裹肚儿给人们确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的确人从母体呱呱堕地,第一件护身服就是裹肚儿;孩童时代,舅家每年要送裹肚儿;结婚大礼,最后离开人世、归去彼岸,葬俗中还是讲究要给死者戴上裹肚。论其重要,恐怕什么服饰也比它不上。原来它是女娲氏创造给她的后裔的第一件服饰,其形状自然也是蛙的肢体展开,一可保护腹部免受风寒,二可遮盖人之羞丑。在人类文明启蒙时期,对促进文明意识的萌发增长,无疑是起了“天字第一号”的作用。
女娲遗迹实证
抗战时期,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考证女娲伏羲“原是以兄妹为夫妇的一对人类的始祖”这一命题时,引为憾事的是仅在“许多边疆和邻近民族”的诸多传说中才得到证明。
大概出于同一原因,前引去年出版、白寿彝教授主编、以日、英、德、法等文字向外介绍的《中国通史纲要》一书,则认为女娲和伏羲是活动在长江流域,湖北、湖南、江西一带“许多苗蛮族部落”的“著名首领”。事实证明这一论点难以以偏概全。汉代就已形成定论的女娲为人民始祖(现在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的这一概念的证据在骊山早已存在。与《伏羲考》征引的西南兄弟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如出一辙,说是天泻洪水之后,世上仅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天下未有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于是向天祷告,从骊山顶上滚碹下沟,结果,磨碹两扇自然配合,留下了千古纪念“婆父碹”,至今还躺在磨子沟内。兄妹“天作之合”、“结为夫妇,为人类始祖”。就在伏羲、女娲向天祷告、分头滚磨的地方,后代修祠祭祀,取名叫“人祖庙”。每年七月十五,四乡后集中于此,举行祭仪,纪念中华民族这一对最远古的祖先。惜十年浩劫中“人祖”遗迹毁于一旦,现仅仅留下刻有“人祖庙”三个大字的五尺古匾。
因为是兄妹结合,那是令人难堪的事情,于是后世婚俗留下新媳妇顶盖头的风俗。又因曾经祈求天意,婚礼中首要“拜天地”,洞房门额常写“天作之合”,自诩天地是最有权威的婚证。
人祖庙左近,女娲遗迹不少,磨子沟“婆父圣桤”尚在,宋事占年间《骊山图》中记载似曾有婆父石像,惜已不存。“婆圣磴”之北有“蟒石”,当地流传俗话说:“人从蟒前过,不知蟒在哪里卧。”说是粗心人往往失之交臂,不留神是看不到石的。细心忖变,这可能与古语“女娲蛇躯”之说有关。关中人称美人腰肢为“水蛇腰”,亦曾被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引用。人祖庙西北坡有风王沟。“风王”何许人也?《路史》记“伏羲氏风姓也”,《玉平御览》帝王世纪日“女娲氏亦风姓”。可见,风王沟仍纪念的是女娲、伏羲二王。在风王沟口有一大蛤蟆石,可惜已毁,其形与新近发现的孔望山汉代摩崖造像中的巨型蟾蜍石(240、宽220、高90厘米)类似。往西不远,以石瓮寺瀑布为界,沟西为西绣岭,立突齐岩,名叫石鱼岩,传说石壁上有古刻石鱼,踪迹已毁。沟东为东绣岭,在红楼绿阁右上方有鸡娃石,引吭直立。这蛤蟆石、鸡娃石、蟒石、鱼石,尽管有的已毁,有的湮没无闻,但她们作为女娲时代遗迹,作为一个时代的图腾群像虼立世间,这个意思是最明白不过的。前述骊山民俗中的春节坠灯礼、端阳礼、重阳礼中的面塑图腾蛤蟆像与其不谋而合,也绝不是偶然的。
人祖庙西南约三公里。有华胥坪,在兰田华胥乡境内,典籍记载为女娲氏的母亲华胥活动的地方。所谓“三皇旧居之地”。向北即骊山西麓,是女娲氏活动范围。鹂道元《水经注.渭水注》“冷水”条,“山北有女娲氏谷”。实指冷水旁之“冷水”条,“山北有女娲氏谷”。实指冷水旁之“老娲谷”,地方现仍存在。上述种种女娲遗迹,联系姜寨遗址的出土,尤其是一九六三年九月骊山南麓陈家窝子出土古人类化石孝年女性下颌骨(距离骊山最高峰十五公里左右,在蓝田境冉,化石距今约六十万年就是骊山人化石。公王人化石矩今100 ——110万年)这一事实,《中国通史纲要》一书编者提出的女娲氏部落集团确实“是存在过的,并且对后来历史的发展也都有影响”,无疑是很有见地的观点。
娲=毳、蛙=娃
白寿曩教授认为,历史确实存在过女蜗氏时代?并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发生过作用”。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与骊山蛙图腾息息相关的古文字学再次为我们提供了更加雄辩的证据。先人在造字的过程中,一刻也没有忘记始祖女娲氏的不朽勋业,蛙图腾后逐渐演变成几个饶有趣意的汉字:娲.毳=娃、这几个异体同义字的本原意义是什么呢?不妨引据一些古文字著作。
女娲氏之“娲”,东汉许慎《说文》十二云:“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而“娲”与“娃”通用,故女娲之“娲”可理解为“神圣女”的古用专称名词。“化万物者也”,这里简直赋予了她“世界万物之祖”的意义。从女娲乃是整个母系氏族社会劳动女性的典型形象这一角度上讲,是女娲氏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及其文明,怎么说也不过分。与西方《创世纪》中的造物主概念相比,崇拜女娲,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胜利。蛙图腾后来演变成文字“良”,即“蛙”之本字。汉人《广雅》云“毳,始也,”《方言》云:“律,始也”。《说文》则云:“始,女之初也。”用现代汉语表达:蛙即小女娃的意思。《新方言释言》又说,“今通谓小儿为小律子,俗或作娃”。可见“娃”即“赵、娃”的演变。临潼人对“娃”赋于更为广泛的内容,多包含爱意,是亲呢的称呼。孩子统称曰“娃”,男孩子叫“娃子娃”;女孩子,二十岁内姑娘叫“女儿娃”。已婚青年男女称“女婿娃、媳妇娃”;男子汉称“儿娃子”。蟾蜍通称“蛤蟆娃”。迁延所及,对小东西都作“娃化”:“牛娃、狗娃、马娃、羊娃、鸡娃、兔娃”,以至于家俱小件也有叫“桌娃、椅娃、灯娃儿”的。所有这些实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老文明的雅呢称呼;不用说那是包含着对始祖女娲的纪念。至于西南兄弟民族通称成年男子曰“娃子”,也是“娲之子也”之意,无疑都是深受上古女娲风俗的影响的一个印证。
还有一个“孕”字,妇女身怀六甲之意,古作“蝇”。甲骨文为熟。图象最明白不过,人之初,就是蛤蟆娃加上一个篆写的“商心’字,女蛙为“孕”,岂不是女娲抟土造人神话传说在文字上的落脚?有趣的是中医界现在仍把女性人们叫做“蛤蟆口’’或者“蛙口”(娃口),同样也是女娲造人的意思。
综上:女之初,为毳,即“吨”,甲骨文人之初,为孕,即掘,甲骨文作怒、 世界万物之初为“娲”,而女娲氏的图腾形象为戳。
说千道万,三者都是围绕着女娲氏的蛙图腾在转,怎么来解释这一史诗般的古文字现象呢?分明是中华民族的女娲氏崇拜在文字学方面遗留下来的鲜明的历史性烙印,保留在丽山民间的古老风俗应当说是女娲氏时代对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传统的强烈影响的一个缩影。郭老生前曾认为半坡陶文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是汉文字的渊源,骊山姜寨出土了比半坡更多的陶文符号,并在周围遗址流传通用,从这一角度讲,说骊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是女娲氏时代的一个遗址,总不为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