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是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总比快节奏的都市慢半拍。它糅合中西文化特色遗产,纯朴而具有异国情调。清晨石板路上的幽静,黄昏晕染上晚霞光芒的迷人,入夜时分灯红酒绿的魅惑,都让人欲罢不能。其实,我更爱这座城市独具魅力的文艺范儿。流连那光影流转的老建筑,探寻影视作品中塑造的真实的经典的澳门,体会索菲特酒店“生活的艺术”,过一天澳门人的生活,把澳门的文艺范儿,烙一个在自己的心底。
光影流转老建筑
澳门面积不大,各种旅游景点比较集中,在新马路,你可以乘坐公交车环澳门一周。澳门的历史也不长,只有四百年的时间,但长期以来浸淫在中西文化的汇聚交流中,也形成了特立独行的具有异域性格特色的城市。这里耸立着众多的欧式教堂及各式古老建筑,随着每天的日隐月现,这些老建筑在不断变化的光影中时而重现昔日的风姿,也不忘绽放今日之光彩。
澳门议事厅前地在澳门人的口中,有个更简洁形象的名字“喷水池”,它是澳门四大广场之一,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喷水池”。到澳门的第一天,晚餐过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去这里逛逛,指路的人总是对我们说:“看到喷水池的时候就到了。”议事厅前地是澳门非常热闹的商业和文化区,遍布四周的人文景点也使其成为游客的必到之地。更何况你还可以一头扎进旁边的小弄里,感受澳门老城的生活方式。民政总署、邮政大楼、澳门旅游局、仁慈堂等等,这些历史建筑就这样安安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任旁边人流匆匆,不为所动。夜晚的议事厅前地,灯火辉映,恍若置身欧洲的小城。由碎石子铺设形成波浪状图案的路面上摆放着各式鲜花盆栽,竖立着的古色古香的街灯给这个城市镀上一层温柔的昏黄色,像是记忆中母亲对晚归家儿女的呼唤期盼。很多当铺、商行、银行、古玩行、珠宝行、药房、服装店都分布在这附近,虽然已近夜里九点,仍可见熙攘的人群。
仁慈堂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作为中国境内最古老的欧洲慈善机构,其历史可追溯到1568年。大楼很漂亮,白色的楼体非常素净,虽然外立面的装饰线条丰富,仍然透出一种高雅纯净的韵味。
妈祖庙是澳门最古老的庙宇,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比澳门的历史都长。它背山面海,临崖而建,风光优美,是一座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妈祖庙的大门是牌楼式花岗岩建筑,门楣顶部是飞檐状屋脊,异常华美。庙门口的那对石狮子,雕工精美,栩栩如生。这里平时就香火不断,更不用说每年的农历除夕、三月廿三日妈祖宝诞、九月九日重九节等。
亚婆井前地在妈祖庙附近,步行大约10分钟就可以到达。这里靠近内港,曾经是澳门主要的水源地,因此也成为葡萄牙人在澳门最早的聚居点之一。许多保留完好的葡萄牙民居式建筑是此处最大的看点。这些建筑一般都比较低矮,并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煞是好看。白色、浅粉、淡蓝,鹅黄,各种明快颜色的外墙应和着绿色的百叶窗,在红瓦坡顶的辉映下,散发出让人时空错落的迷离感。亚婆井前地的两株百年榕树依旧生机勃勃,树下绿荫地是休闲人们的首选。小小的广场中央有个邮筒般圆柱形的小屋,像极了童话中惯常出现的美丽屋子。以澳门标志性建筑为内容的明信片、冰箱贴、工艺品等各种纪念品悬挂其中,令人爱不释手。这些小玩意儿的价格相当实惠,澳门币5元、10元就能买到中意的物件。
我一眼就喜欢上了一种素描的明信片,寥寥几笔,就巧妙地勾勒出大三巴牌坊的气势,而黑白色调也不经意地传递出艺术的气息。很认真地写上收件人信息,贴好3元钱的邮票,我拜托老板帮忙送进邮筒。而我,则从那一刻起开始日日期盼在北京能收到这封明信片。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能享受慢下来的情怀成为一件越来越难以企及的事。电话、网络成为人们无法摆脱的依赖之物,千里一瞬的高科技带给人们快速便捷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等待时候怀着的那份美好心情。你呢,你有多久没有感受到这份美好了?在这里,在澳门,我感受到了。事实证明,这位老板是值得托付的人,十天之后,我欣喜地接到了这封带着浓郁澳门气息的卡片。在触及手指的那一瞬间,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慢节奏的带有南欧风情的小城。
亚婆井前地的对面,是郑家大屋,一位安坐于绿荫下长椅的大叔极力向我们推荐。郑家大屋,晚清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是典型的岭南风格的民宅。郑家大屋约建于1881年,大宅由两座四合院式建筑组成,彼此之间由大内院相连。入口处的月洞门常见于中国园林建筑中,状如团栾明月,照彻心渊,非常具有美感。青砖为主的建筑古朴浑厚,挺拔中透露着沧桑感。郑家大屋是中西特色融合的建筑典范,中式特色鲜明地表现于中式大宅的格局与屋顶,而西式特色则见于古典装饰风格,从部分室内天花、门楣窗楣的式样都可管窥一豹。
澳门的水墨记忆
在澳门观光塔内,有许多休闲娱乐的商铺。然而有一处布置别致的处所与别不同,现场的人们都饶有兴趣地仔细观看,有时窃窃私语彼此交流,有时流连不前暗自踯躅,也有个别按捺不住的人,发出惊叹声。原来这里正在举行“澳门风情 亚正作品展”,展出的所有画作和陈设都是澳门人非常熟悉的场景或玩物,于此能够一览旧澳门独有的小城风貌。不同的主题包括有“生活点滴”、“各行各业”、“儿时玩意”、“街头小食”和“有嘢买”。漫画根植于澳门文化的土壤,以澳门的旧日时光为舞台,栩栩如生地描摹出澳门人的日常生活。舞醉龙就是澳门极具特色的年度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举行的澳门“醉龙节”巡游,从议事厅前地附近出发,沿途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追随。“醉龙”这幅画作勾起了很多澳门人的回忆。跳飞机、麻鹰捉鸡仔、抛豆袋、掷手巾仔、跳橡筋绳,这些你熟悉吗?这统统是50至80年代陪着澳门儿童成长的游戏,虽然有些游戏的叫法与内地有所不同,但看着眼前的这些画,我们这些游客仿佛也回到了童年时代。亚正作品,是承载澳门历史风物的水墨记忆。
亚正,原名陈伟辉,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传统漫画创作人,著名水墨漫画大师。“澳门风情 亚正作品展”展出由亚正亲笔描绘的水墨漫画,柔和笔触下尽现亚正对澳门各种旧有风土人情的深刻回忆。展览中还摆设有不同的小摊位及相关实物,很多有趣的玩意儿更鲜为旅客及年轻一代所熟悉,例如回力樽﹑幸运轮盘等。
现在是澳门时间
澳门的街道很窄,也有很多单行道。与广州、厦门相似的骑楼和老街道很像,让我有由衷的亲切感。不同的是,商铺招牌上的繁体字似乎更加有中国古文化的气息,靠左行驶的习惯偶尔会让我产生在镜子里生活的错觉。
我们的导游谢锐圻先生今年已经61岁了,出生后他就随父母来到澳门,至今已在这里生活了60年,也算是个老澳门人了。他曾经在著名导演王家卫的影片《2046》中客串过一个角色,至今说来,都是令他兴奋的记忆犹新的事情。从他那里,我得以在更大程度上了解了澳门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