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角化症是以表皮角化过度为主要变化的一组皮肤病。可表现局部皮肤角质增生、皮肤干燥,有鳞屑、皲裂,一般无主观不适,有时可有瘙痒或疼痛,常在冬季加重。本组疾病并不少见,其发病多与遗传有关,有的病因尚不明了。病程多是慢性,治疗较困难,多数只能对症治疗。
病因:人类表皮最下层的基底层细胞先后变为多角形的棘细胞、扁平含有嗜碱性颗粒的颗粒细胞、扁平的无细胞核及细胞器的角质细胞。这一过程一般需要28至45天。表皮的分化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控制,很易被干扰。凡能引起基底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因素都可引起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如环磷腺苷和环磷鸟苷、前列腺素、多胺、抑素、肾上腺能促效剂及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均对皮肤的角化起调节作用。角质形成过度或角质堆积,可使角质层角化过度。角化过程不完全或角化异常,导致角化不全及角化不良,形成皮肤角化过度的症状。
预防:皮肤角化病,是一种慢性的毛囊角化性皮肤病。此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病情在冬季加重,在夏季则减轻。皮肤角化病患者可通过加强皮肤护理来减免此病的发生。在饮食上可摄取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绿色蔬菜、新鲜水果等。在冬季气候干燥时,因皮肤失水较多,容易发生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