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带领群臣封禅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20万大军南下,直逼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
在宰相寇准等人的极力主张下,宋真宗御驾亲征,并登上澶州北城督战,顿时士气大振,“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续资治通鉴》),人人冲锋陷阵,个个奋勇杀敌,辽军受挫,担心僵持下去于己不利,便与宋朝在澶州签订了停战协定,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缔结后,边境安宁无事,国内开始恢复繁荣。
辽军攻打澶州时,王钦若是最张皇失措的大臣之一。
王钦若向宋真宗赵恒进谗言,使宋真宗怨恨寇准不顾他的生死去博取澶州之战的胜利,冒了风险。宋真宗认为这个“澶渊之盟”是他的屈辱,于是撤掉了寇准的相位,任用王钦若、丁谓等奸人为相。
怎样可以让宋真宗抹去屈辱?王钦说:“唯有封禅泰山,可以镇服四海,夸示外国”(《宋史·王旦传》),动员宋真宗搞“封禅”大典。
祭拜天地需要天降“祥瑞”,王钦若立刻说:“天瑞安可必得?前代盖有以人力为之者,惟人主深信而崇之,以明示天下,则与天瑞无异也”(《宋史·王旦传》),意思是前代所谓“天瑞”,那都是人造的,让某人从某地拣到一封信、一张符什么的,只不过君主们把它当成真的崇敬起来,昭示天下而已。宋真宗心领神会,正中下怀。
尽管如此,宋真宗还是不放心,他担心宰相王旦不同意。王钦若说:“我转告王旦,这是陛下的意思,估计不会反对。”王钦若出面做王旦的思想工作,王旦同是同意了,但同意得很勉强。于是宋真宗决定亲自出马。他在皇宫里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单独宴请王旦,君臣二人频频举杯,开怀畅饮,让王旦满心温暖。酒足饭饱之际,宋真宗还让侍从抬出一樽酒送给王旦,说:“带回去同家人一起享用吧。”王旦回家一看,哪是什么酒呀,满满一樽全是珠宝。
此后王旦坚决拥护“封禅”,他率领文武百官、诸军将校、州官县吏、僧人道士、少数民族首领等24370人,连续五次上书请求宋真宗“封禅”。王钦若等人伪造所谓“天书”,加强“封禅”的舆论氛围。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10月,王旦亲任“封禅大礼使”,陪同宋真宗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可是王旦真的愿意支持“封禅”吗?一代名相王旦死时给儿子留下遗嘱:“我没有其他过错,只有不劝阻天书这件事,是赎不了的罪。死后要剃掉头发,穿上黑衣服下葬。”这位老人最后因为这件事情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