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民间的丧葬仪式,虽说都按照伊兰教的教规进行,但因各地教派的不同,历史文化渊源的影响的相异,所处地理环境的区别等因素,在大同之中有许多小异呈现出形形色色的特点。
□驱鬼避邪
在维吾尔民间,当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夺去生命的病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其亲属就请来一位阿訇到家里念经驱鬼避邪,同时,由阿訇用小木勺往弥留者的嘴唇上不断滴着“符水”。弥留者如果是福寿双全的老人,其儿孙还要把家里擀面时用的布单“苏铺位”拿到老人身旁展开,骨灰盒,把老人的手掌按在上面,在上面留下他的掌印。这些民俗事象,都是以人们关于灵魂不灭、赏善罚恶、天堂地狱等信仰为背景的。维吾尔人认为,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如果没有阿訇在身边念诵驱返鬼经,不往嘴里滴符水,亚魔“邪伊坦”就会乘机而来,以其父母亲的形象出现在生命垂危者的眼前,引诱其魂灵骗入火狱中,这对死者是一个极大的不幸。在有些地区,当人暴病猝死,没有来得及往嘴里滴符水时,人们不定期会议论:“此人去的不干净,可能被拒之天堂大门之外”等等。人们认为,把寿星的掌印留在“苏铺拉”上面,就可以把福大寿长的“特性”留住,遗传给后代子孙。
当弥留者气绝身亡时,阿訇立刻用早已准备好的白布将死者的下巴托起绑住,以防其下腭脱节闭不住嘴,将来把裹尸布“咬住”。同时,也将死者的两只脚的大拇指拴在一起,以防一条腿压在中一条腿上“交叉”起来。人们认为,如果死者“咬住”了裹尸布,或者他的腿“交叉”起来没有发现就埋进了坟墓,那么灾祸将牵连他在阳世的亲属。人们出于这种提防心理,在洗尸时把那些绳结打开,洗完之后,尽管尸体早已僵硬,但还要照样绑好拴住。在有些地区把尸体放入墓穴之后,还要查看一下死者的嘴巴是否咬住了裹尸布,并在其两脚之间立一块土坯,以防两腿交叉。
□丧歌哭唱
按照古老的传统,丧家报丧之后先将圈棚里的母畜和幼畜分开,分别关在两处,使它们大的叫、小的嚎,喊声不断。同时,死者至亲按辈分和一定次序在门前分男女排成两队,每人手执一根一米来长的木棍作为“丧杖”。仰候前来吊丧的乡亲。在妇女队伍中必有一位是“丧歌”哭唱者,哭唱者一见远处有吊丧者前来便放声哭唱,其余人尤其是女眷也放声应和恸哭,同时用手中的“丧杖”使劲捣地,那情景真是让人感到悲痛欲绝。来吊丧者忍住哭泣,一边安慰丧眷,一边从怀里掏出一顶黑帽或一块儿白纱巾或一条1.5米左右长的白布,交给丧家中的长者,或直接给他们戴在头上或扎在腰上。这些东西都是丧家必需的服孝标志。然后,吊丧者依次站在队尾,使男女两队随着人数的增加由门口向远处伸延。亡者至亲男女都要以白布扎腰,戴黑色厚重的帽,身穿过膝的长袷袢。女的还要披白纱头巾,穿白布长衫,长衫上套黑色短袄。这是维吾尔民间丧家至亲的装束。民间的哭唱丧歌是很有特点的一种民俗事象。所谓丧歌,是指这种场合由死者亲眷以固定的曲调哀诉死者生前对自己的种种恩惠,咏叹对死者的无限惋惜,以及自己因此而将面临的人生艰辛为内容的歌,曲调忧伤而悲凄。丧歌的歌词,极品骨灰盒,因家眷个人与丧者的关头不同而有区别。在维吾尔民间每一个社区都有专门哭唱丧歌的妇女,她们不但善于言辞,擅长哭唱,而且谙熟有关丧葬的仪礼,谁家有了丧事,她们便闻讯赶来协助料理,并领唱丧歌。丧歌的曲调虽然固定,但因人而表达不同内容的不同词句、不同声音以及不同的哭腔交汇成一片哭声,加上母畜与幼畜此起彼伏、千腔百调的嚎叫,给人的强烈印象和感受是“悲声惊天、哀痛动地!现在,丧家省略了丧事仪式中的许多内容,但专人哭唱丧歌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还依然流行。
□祭奠活动
维吾尔民间在死者去世当日、3日、7日、20日、40日和周年时要进行祭奠活动,维吾尔语称作“乃孜尔”。其形式是宴请乡亲做“杜瓦”即祈祷,请阿訇诵经等。在所有的闰祭活动中,周年祭最为隆重。祭奠中的饭食就是用大块的牛羊肉做成的抓饭。饭前饭后,都要做“杜瓦”即祈祷诵经,并向亡者的家属表示慰问。在城市里,除抓饭外还有其它食品,如糖、干果、糕点等摆事实在桌子或餐桌上。祭奠活动中不饮酒、不高声谈笑,在室内也不播放音乐,整个场面从始至终都是肃穆的。凡来参加乃孜尔的来客都带礼物,中档骨灰盒,按传统惯例,有三个以上的大白面馕、砖茶、方块儿糖、白布等。如果那一天被邀请人有病或因急事不能来,事后也得准备一包礼物,走这个礼补这个情。年祭之后,一般不再举行乃孜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