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提出的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Layer,规定通信设备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过程的特性,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连接,机械特性规定了网络连接时所需接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电气特性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传输bit流时线路上信号电平的大小、阻抗匹配、传输速率距离限制,功能特性是对各个信号先分配确切的信号含义,即定义了DTE和DCE之间各个线路的功能,规程特性定义了利用信号线进行bit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规程,指在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交换信息,DTE和DCE双放在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在物理层提供bit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Frame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Layer,为传输层的数据传输提供建立、维护和终止网络连接的手段,把上层来的数据组织成报文分组packet在结点之间进行交换传送,并且负责路由控制即传输中的路径选择控制和拥挤控制。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Layer,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所为透明的传输是指在通信过程中传输层对上层屏蔽了通信传输系统的具体细节。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Layer,为表示层提供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并提供会话管理服务。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位应用层提供信息表示方式的服务,数据格式的交换、文本压缩、加密技术等。
第七层,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为网络用户后应用程序提供各种网络服务,文件传输、电子邮件E-mail、分布式数据库、网络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