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古时候的四时八节之一,同时也是夏天与秋天两个季节变换的时候,这时候的天气仍旧是比较炎热的,但却没有夏天的潮湿闷热的,相较于夏天,气候会比较适宜,不过还是很热的,毕竟立秋秋老虎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
立秋的气象变化
立秋的到来并不表示这气候就是变得凉爽起来,这时候的天气害死比较热的,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处暑节气后才出暑。民谚:“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热与凉的分水岭并不是在夏秋之交。所以,想要立秋后就马上凉爽还是为时尚早。立秋后,暑气一时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
立秋属于中伏
古语有言:热在三伏,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三伏具体的时间,其实“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所谓”热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 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 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进入“立秋”节气并不表示气温就此下降。
立秋相关谚语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雷打秋,冬半收。
立了秋,把扇丢。
立了秋,挂锄钩。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三天,遍地红。
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洗肚子,不长痱子拉肚子。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捆起。
秋不食辛辣,不食肺。
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秋天宜收不宜散。
十场秋雨要穿棉。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