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琴人的成分十分多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琴人的成分又各有不同,这是和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政策等多种因素相联系的。僧人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音乐生活中有着一定的影响,首要原因是佛门中存在着一大批“左琴右书”的僧人。翻开慧皎《高僧传》,善乐者比比皆是。而其中多数,皆博通经史,饱览群书,是有着僧人、文人双重资格的音乐家。
随着佛教的流行,尤其是宋代以后文人士大夫参禅修行悟道之风的盛行,僧人通儒、道者渐多。儒与佛的交融,士与僧的交流,让古琴这件在儒家看来是修身养性的重要乐器,在僧侣手中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他们也赋予这件乐器以独特的理论和艺术表现。值得关注的是,明清以来在僧人弹琴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儒、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也在琴论中大量出现,如很多正式出版的古琴谱中都有“琴不妄传”的部分,集中体现了这一现象。
周庆云在其编纂的《琴史续》(1919年刊印)中专门有卷七“方外”部分,共列出自宋代以来记载较多的僧人和道士弹琴者共44人,如宋代普照寺的文照、钱塘僧思聪,元代玛瑙寺芳洲,明代佘山僧无暇,清代云泉庵住持特藻、无锡僧岳莲、苏州道士吴浩、吴县僧人空尘等,在近代人的琴史著作中首开对琴人中的僧、道者予以关注的先河。许健《琴史初编》(1982)第六章“宋元”部分的第一节“琴人”中,提到北宋一百年间有一个琴僧系统,因为除了为首的朱文济是宫廷琴师外,以后各代都是和尚,当时尊称为“大师”。并且介绍了继他之后的师承关系,其得意门生是京师的慧日大师夷中,夷中将技艺传给知白、义海,他们都成为当时有名望的琴僧。欧阳修、沈括等文人对他们的演奏技艺有很高的评价,用“岂知山高水深意,久已写此朱丝弦”,“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等语句来赞美他们的演奏意境。作者的叙述虽较为简略,但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许多线索和启发,是较早在琴学研究中提出“琴僧”这一现象的学者。
近代以来学界对于古琴与儒、释、道之关系,以及古琴美学思想的研究逐渐增多。“琴以载道”,古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智慧,琴学的研究之所以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与地位,正是因为古琴中音乐的特质是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对于琴道的追求和对古琴文化理性的研究有利于古琴艺术的发展,这些年对于琴乐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关系的探讨,表明人们正期待着古琴精神的回归,而不仅仅把它看作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