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清寺创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位于浙江省天台山南麓,这里五峰环抱,双涧萦流,古木参天,伽蓝巍峨,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也是日本和朝鲜半岛佛教天台宗的祖庭,与山东长清灵岩寺,江苏南京栖霞寺,湖北当阳玉泉寺并称“天下四绝”。这里也是济公活佛出世的地方。
相传,陈宣宗太建七年(575年),智顗带慧辩等二十余名徒到天台,结茅成庵,遍植松柏,数年之间,规模扩展,竟成街衢,陈宣宗对智顗十分礼敬,为智顗在天台山上敕建寺院称“修禅寺”、并 “割始丰具(即今天台县)调(赋税)以充众费,蠲两户民(劳役)以供薪水”。智顗在修禅寺坐禅修行,前后十年。此后,在陈后主的恳请下,下山到金陵讲经说法,但正值陈末陈末战乱之时,智顗即离开金陵云游,先后至庐山、南岳、荆州、扬州,最后于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回到天台山,前后又。余年时间。此时,修禅寺已荒废了,智顗发愿要在天台山另建佛刹,但未能如愿即去世了。智顗圆寂后,弟子灌顶遵循智顗遗愿,得到晋王杨广的支持,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 开始建寺。寺成,初名天台山寺。大业元年(604年)太子广即位,尊智顗“寺若成,国即清,当呼国清寺”之遗言,而赐额“国清寺”。国清寺是在灌顶主持下兴建的,他也是国清寺的第一位住持。灌顶(561-632),俗姓吴,字法云,祖籍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后移居临海章安(今章安镇)。七岁从摄静寺慧拯出家,二十岁受比丘戒。南朝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年),到天台山修禅寺拜智顗为师,禀受观法,精心研究,遂为侍者。智顗平生著述,多由他集录成书,是智顗创建天台宗的得力助手。智顗圆寂后,他一方面整理智顗的著述,另一方面修国清寺,并以国清寺为基地传弘天台宗教法。天台宗是由智顗开创,而后由灌顶继承并发展起来的。
自灌顶建寺以来,国清寺时有兴衰。唐会昌五年(845年)灭佛时,寺宇全毁,僧侣还俗。大中五年(851年)至咸通五年(864年)间又陆续重建,书法家柳公权题“大中国清寺”额。宋景德二年(1005年)改名为“景德国清寺”。建炎四年(1130年)诏易教为禅。元时禅教互争,至正元年(1341年)曾修缮,不久因寺僧相攻而衰废。明洪武十七年(13以年)又毁于大风。隆庆四年(1570年)重建大殿,后又毁。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又重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至十三年八月问又重建,后又有增修。十年动乱中,佛像被砸,文物被抄,法器、石狮毁坏殆尽。1973年对建筑进行全面整修后,重又修复佛事活动,并对外开放。
国清寺与日韩的佛文化、茶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天台宗弘传日本,与日本“遣唐使”关系密切。唐顺宗永贞元年(804年)日僧最澄带着弟子义真,到达大唐明州(宁波)海岸,经台州,直登天台山国清寺学佛。次年回国时,带回天台宗经纶疏记及其它佛教经典的同时,还带去茶籽。后在日本依照天台国清寺式样设计建造了延庆寺,还在近江台麓山试种茶树,当为日本种茶之始。
中韩两国佛教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南陈时,新罗僧缘光即于天台山国清寺智者大师门下服膺受业,随着天台山宗佛教的友好往来,饮茶之风很快进入朝鲜半岛,并很快从禅院扩展到民间。公元十二世纪后,新罗德兴王又派遣唐使金氏来华,其实唐文宗赐予茶籽,朝鲜开始种茶。从此,饮茶之风很快在民间普及开来。
总的来说,国清寺对中国茶叶东传,特别是日本,韩国的饮茶与种茶,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