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富饶的赤水南岸,有着一个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地——太平古镇。太平古镇隶属四川古蔺县,与贵州省习水市醒民乡一衣带水,一桥相通,成为古蔺出川入黔的东大门,很早以前就是商贾聚散地之一,是享誉川黔的水陆码头,素有“小重庆”和“赤水明珠”之美称。
战国至先秦时期,这里属古习国部落和夜郎国,人们将太平镇叫“落洪口”。蜀汉时诸葛亮征南,曾在这一代出兵布阵。明代以后,来自江西陇南县太平堡的商人朱复桐为纪念先辈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传道,便将“落洪口”更名为“鹿平场”。后来,朱氏后裔为了怀念家乡“太平堡”又将其易名为“太平渡”,沿用至今。
古镇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房屋,采用古代干阑式和吊脚楼等建筑构架,呈现“台、吊、错、挑、梭、靠”特色,房屋山墙内外有富含平安吉祥、幸福万代等各种寓意的泥塑山花,形成了太平古镇古朴含蓄、独特而丰富的建筑风格。
漫步太平老街,这街依山傍水,依山而居,极为古朴,因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太平渡,驻扎在这条街上而得名为长征街。沿“Z”形的石阶往山上走,许多铺面的门楣上都会见到一块块醒目的标识,如“红军炊事班”、“女红军住所”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沿赤水河边崛起一座座高楼,形成一个个新的贸易集市区,现实无情地疏远了老街。走在古意悠悠的石板街上,聆听小贩长长的吆喝,偶尔与坐在屋檐下卖草鞋的老人对话,或与那卖米粑的年轻媳妇聊天,就会觉得时光倒流,仿佛置身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这里不仅有古老的街道、纯朴的街民,还有优美、动人的传说,让你听也听不够。“春燕衔泥”、“茶盐星火”、“九溪烟雨”……太平八景好景连连,让人目不暇接。
人们不曾忘记太平渡20世纪三十年代那段改写中国命运的历史。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川黔滇三省边界沿赤水河流域进行了闻名世界的“四渡赤水”。红军第二、第四次渡赤水时就是从太平渡过河的。沿着石阶攀上山腰,我们来到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走进陈列室,200余件文物摆放得井井有条,红军号谱、红军医书、红军手榴弹、红军印、苏维埃纸币、铜币、红军盆、扩军宣传画等历历在目。
据不完全统计,仅太平镇就有红军纪念遗址87处,红军渡口、长征街、长征大桥等以红军长征命名的建筑随处可见,可以说处处充满着长征的气息。长征期间,太平渡创造了许多与红军有关之“最”:“四渡赤水”的次数、渡口最多,收养、救护红军伤员、失散人员最多,帮助红军渡河、当向导、筹军粮、搞宣传的人最多,红军留下的遗物最多,红军留下的故事最多……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太平古镇也成为了我国拍摄以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影视基地,《长征》、《战地黄花》、《四渡赤水》等电视剧和电影都是在此拍摄。太平,这座红色古镇,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成为赤水河流域上最亮丽的风景。
除了闻名天下的红色文化,太平古镇也是历史上因盐而兴的名镇之一。明末清初,因川盐入黔的交通需求,此地设立水路驿站,众多盐商涌入太平设号,商贾云集,贸易繁忙。太平渡口船只胪列,桅樯如林,物畅其流,古镇因此而逐渐繁荣。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太平已经成为川黔滇地带极富盛名的商贸枢纽。镇内现存大量清代建筑和场镇布局形态都体现了当时商业的繁荣景象。
太平古镇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地区与民族特色相融合的独特文化。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有苗族歌舞、古蔺花灯、古蔺扬琴、赤水河船工号子等,现在古镇还保留着划龙船、耍花灯、牛灯、打连厢、唱川剧等传统文化活动,如若你能赶上,定能感受到当地古朴而热情的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