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重庆、万县等地,旧时有「上野坟」的习俗。清明节前后,三两女子结伴携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识的男子均可入席同乐。什邡等地,妇女以荠菜花沾油后投入水中,视水面花纹以卜吉凶,称为「油卜」。成都一带则卖炒米团,上面点染彩色,以线相串,称为「欢喜团」。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关紧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到墓地祭奠的日期。到墓地祭奠俗称到坟前祭奠死者,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点少量人的共同体大部分都是在清明节到墓地祭奠。 到墓地祭奠游春一举两得
重庆人在清明这天,也有吃寒食的习俗。86岁的杨钟岫老人说,以往许多人到墓地祭奠时的清明食物,往往是锅魁加卤菜、凉菜。这种锅魁里边夹的和菜,由粉丝、莴笋丝、肉丝(或鸡丝),加上春芽凉拌而成。
钟头跟大人去到墓地祭奠,感到清明节好玩。观世音桥街道建北社区80岁的沈永英婆婆印证了杨钟岫老人的讲法:到墓地祭奠普通都在郊外,相当于游春,一大家庭人还会带上凉面、酒菜、糖品等食物,祭奠先人后,大家一块儿吃掉,又有耍的又有吃的,无上兴的就是小孩儿了。
采鼠曲草做清明粑
鼠曲草书名叫清明菜,清明节前后,这种可吃的荒草忽然就繁茂了。城里只是零星地成长,河岸泥地里则是成簇成团成片的火炽。一茎独立,小叶片,掩盖白的颜色细密的绒毛,三四寸高,粉粉的绿。清明节一过,顶端就开了小花,一小簇一小簇淡淡地黄。
开花之前,将鼠曲草采归来,切烂,和着小麦磨成的粉、糯大米和面或棒子面,加上盐或糖烙成粑粑,放到鼻子边一闻,有股鼠曲草特有的清淡的香味味,放进嘴里一嚼,软软的糯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