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祭肉,聚众宴饮,奏乐欢娱。社祭作为民众欢聚节日的习俗,从春秋时期开始一直相沿,对于这种场景的描绘我们在很多史料及地方志中都可找到。如西汉刘安《淮南子 精神训》载:“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瓶,相和而歌,自以为乐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清代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载:“二月二日为土神诞日,城中庙宇,各有专祠,牲乐以酬。”《广州府志》引《番禺志》载:“二月二日土地会,大小衙署及街巷无不召梨园奏乐娱神。”昔日那祭社的盛况及人们聚众宴饮的欢娱场面,在这些记载中可见一斑。 阳春:传统“炮会”好热闹
二月二传说是土地神的诞辰。在广东阳春市石望镇交岗村,当地男女老少会用震天的鞭炮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头节”这一习俗被人们称作“炮会”,在当地已经沿袭了四百多年。
午饭后,在舞狮、祭祖之后,村民们来到村边空阔的田地里,“炮会”将准时在下午三点举行。“炮会”中由当地懂得制造鞭炮的人自制五个大炮竹,每个大炮竹被安置在一个炮座上。在不绝于耳的鞭炮声中,五个自制的大炮竹顺序燃放。这时候,炮会的重头戏就要开演了。大炮竹里有一个炮胆,村民们称为“彩头”,在每一个大炮竹燃放过后,“彩头”冲天而起,到会的村民目不转睛盯着“彩头”飞出的方向,争先恐后到彩头下落的地方抢“彩头”,抢到“彩头”者会得到一个大红包,并且还有绶带。抢到“彩头”者被人们称为“炮首”,他们将成为下一年“炮会”的组织者。抢到的“彩头”还要敲锣打鼓送到“炮首”家里,其家人要出门迎接,并将“彩头”珍藏。
东莞:卖身节、“阿婆会”的狂欢
每年的二月初二,东莞东坑镇都会举行隆重的节日庆典。学校会放假,很多人都会上街去玩。“童子军”、“娘子军”、“锤头军”还有身穿战甲的“古代战士”手持水枪,见人就“开枪”,全镇上演一场疯狂的“大狙击”。人们都希望在这一天,让东坑之水洒一身吉祥,带回去一身好运,这就是卖身节的主要活动。
传说,“卖身节”是出自东坑塘唇村,有一姓卢的大户,赶着明清之前开耕,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在塘唇村前,贴出雇请农耕长工启事。自此之后,形成习惯,没有田地的青
壮年都在“二月初二”这天,坐在塘 唇村前的围篱上,头戴斗笠、身披粗布巾,以示 “卖身”。
在东莞的麻涌,当地人则煎一种薄饼(俗称“煎薄餐”)来供奉婆娘嫲。薄饼做好之后,连同水果、茶水一起用来祭拜婆娘嫲。
麻涌的二月二“阿婆会”同样由来已久,而关于二月二拜婆娘嫲,民间流传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婆娘嫲指的是专门保护小孩的十二奶娘,拜十二奶娘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小孩无灾无难,因此凡是家里有小孩的人家都会做很多薄饼来祭拜。也有人认为,阿婆是女娲娘娘,当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不小心遗漏了一个地方忘记补了,因而有时会发生天漏,导致暴雨、洪灾,后来人们就准备好“煎薄餐”用以补天,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云浮:民俗汇演风头劲
在云浮市郁南县大方镇一带,当地村民在每年的二月初二举办民间艺术巡游汇演。大方“二月二”,相传起源于明末天启年间(1645年),是当地村民为纪念明末名将戚继光部下吴公父子驻军大方,在农历二月初二清剿贼寇大获全胜的功绩而形成的民间习俗,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二月二”当天,大方村民用三乘布满鲜花、彩带的木轿,将“丁、财、贵”三个炮屏放在轿上,走在队伍的前头。舞狮的、舞龙的、吹八音的、扮戏子的以及穿道袍的道士,沿途锣鼓喧天,鞭炮声响彻云霄。
巡游以后,村民将早已准备好的一个用红布系成的约五厘米大小的红圈,放在装有火药的座地炮的气孔上,炮声一响,这个红圈腾空而起,人们纷纷去抢红圈,取吉祥如意,好运连连的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