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
抖音

快手
快手

微博
微博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什么关系

文档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什么关系

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隋唐以前,农历三月间带有祭祀意味的节日,其实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三。一般在上巳这天去河边举行袚禊仪式,即在水里洗澡,驱除旧的一年里的秽气。《论语》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实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到后来,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边聚会,也就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还有招魂的习俗,即在野外召唤祖先和亲人的魂魄。
推荐度:
导读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隋唐以前,农历三月间带有祭祀意味的节日,其实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三。一般在上巳这天去河边举行袚禊仪式,即在水里洗澡,驱除旧的一年里的秽气。《论语》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实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到后来,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边聚会,也就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还有招魂的习俗,即在野外召唤祖先和亲人的魂魄。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什么关系

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隋唐以前,农历三月间带有祭祀意味的节日,其实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三。一般在上巳这天去河边举行袚禊仪式,即在水里洗澡,驱除旧的一年里的秽气。《论语》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实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到后来,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边聚会,也就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还有招魂的习俗,即在野外召唤祖先和亲人的魂魄。

寒食传说和介子推有关,说介子推不受禄,带着母亲逃到绵山,晋文公去找没找到,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结果把介子推和他母亲一起烧死。晋文公大为后悔,于是在这天不举火,纪年介子推。——这当然是民间传说,不是真的。《左传》中仅仅记载了介子推不受禄的故事,说他“隐而死”,没说被烧死的。

事实上,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寒食节的由来是先民“换火”习俗的遗留。上古时期,为了驱除野兽、照明取暖,火塘中的火是从不熄灭的。——但不是说永远不熄灭,到了每年三月,就要熄灭旧火,重新点燃新火,以驱除旧年灾秽,除旧布新。寒食节不举火,就是这一习俗的遗留。

所以,三月里就有了三个节日,一个是具有天文历法意义的清明,一个是上巳,一个是寒食,这三个日子相隔得非常近。众所周知,寒食是清明前一天,而上巳是三月三,和清明一般也就相差几天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连着有三个和祭祀有关的日子,(上巳袚禊、招魂,寒食祭奠介子推,而二十四节气在古代都是祭祀的日子),那这么一来,这三个日子逐渐演变,就合而为一了,上巳日最早消失,到唐朝时就只有寒食和清明了。

唐朝时,家家都在寒食和清明这两天去扫墓,然后顺便在野外踏青,拿了祭奠先人的饭食,在坟前就地举行野餐,兴高采烈。这事情唐高宗就看不下去了,说你们去扫墓,那是祭奠祖先,是肃穆沉痛的事情,你们怎么还能兴高采烈的举行野餐寻欢作乐呢?还是在坟前。以后再不许在寒食清明去上坟了。(“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

从唐高宗的这个诏书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么两件事情:1、寒食扫墓,在唐代已经蔚为风俗,全社会都会在这天去扫墓。2、这个风俗形成不久,没有理论依据,所以皇帝会下诏禁止。

然而一个风俗已经形成,一道行政命令哪里能禁得了。所以大家该上坟还去上坟,该野餐还去野餐。直到唐玄宗时,看看实在没办法了,于是顺应大势,又发了一道诏书,说:寒食节上坟这事啊,理论上是没有依据的。但近代以来大家都这么搞,已经在社会上形成风俗了。这也是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嘛。所以我允许大家去扫墓。但要记住,上完坟后,把祭祀的食品拿到别的地方再去吃掉,不许在坟前就兴高采烈的搞野餐。(“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为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

因为寒食和清明相连,所以唐朝人扫墓活动既在寒食扫,也在清明扫。看唐人写寒食和清明的诗,都有提到扫墓的。

再到后来,寒食这个节日也消失了,扫墓的功能就全部放到清明节一天了。

寒食节介绍: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知道后来改为清明节。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伤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违禁词已过滤,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焚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于是,“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期。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寒食节被当做重大的节日。唐朝时期也作为全国性的隆重节日。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久而久之,人们便讲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

清明节介绍: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是在冬至后的第106天。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一般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

但是,清明节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6日,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文档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什么关系

清明本来是一个节气,隋唐以前,农历三月间带有祭祀意味的节日,其实是上巳和寒食。上巳就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三。一般在上巳这天去河边举行袚禊仪式,即在水里洗澡,驱除旧的一年里的秽气。《论语》所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实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到后来,就不去洗澡了,而是在河边聚会,也就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除了袚禊之外,上巳还有招魂的习俗,即在野外召唤祖先和亲人的魂魄。
推荐度:
为你推荐
资讯专栏
热门视频
相关推荐
为什么清明叫清明 清明又叫什么节 端午节旅游国内自驾最佳去处 寒食节吃生食与什么有关 寒食节为什么只能吃冷的东西 正月十五闹元宵顺口溜 元宵节年俗顺口溜 春节为什么要挂灯笼有什么讲究 春节灯笼一般挂几个比较好 大年初六是小年吗 农历正月初五是什么节 为什么说元宵节是中国情人节 春节古镇旅游哪里好玩 春节旅游人少安静的古镇推荐 清明节上坟祭品有什么讲究 寒食节的来历故事100字 元宵节描写爱情的古诗有哪些 正月初一有哪些注意事项 元宵节的别称是上元节吗 元宵节为什么还叫上元节 春节高速免费多少天 清明节我国春天景色最优去处 清明节国内的好景点推荐 清明节为了纪念谁 大年初一吃饺子的寓意是什么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是什么 哪些节日可以扫墓 除了清明节还有什么时候扫墓 端午节普遍吃的三大美食 端午节吃哪三种食品 寒食节的古诗大全 中国春节的由来简介 春节是怎样来的 龙抬头有哪些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法定节假日是哪天 端午节去青岛旅游必去的景点 清明时节四川最美的地方 清明节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清明节和谁有关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