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代王安石的资料
关于宋代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着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导读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着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着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于宋代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着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