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彝族,明、清以前通行火葬。骨灰用陶坛装好理入地下或放入岩洞内;坟堆呈小圆土包,被称为“朝天向坟”明、清以后,逐渐改为装棺土葬。人死后,要请“布摩”翻经书择定下葬吉日,寨邻、亲友前来帮助料理,亲戚背酒来奠祭,有的带唢呐队前来奏丧葬乐,有的请青年男子来“跳脚”(铃档舞)。抬上山前,凡戴孝者,要在棺木前磕头送葬。抬上山时,死者家属中最长者要为全家人唤魂,防家里人魂魄与死者同去。埋葬时杀羊宰鸡祭奠。
威宁彝族认为人死后有三个灵魂,一个在祠堂,一个在坟边看坟,一个回到祖宗来的地方。人死灵魂不灭,祖先的灵魂变为“批鄙”(菩萨),保佑后代平安幸福。因此,他们无限崇拜自己的祖先,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祭祖礼俗。
为了敬奉祖先,家族或家支建有祠堂,(祠堂不能随意进出,特别禁止妇女进入),将祖先的姓氏名字用彝文写在竹板上,用红布包装入篾箩,或用红线绿线扎一根白花燃草或茅草根,加上少许羊毛装入“祖筒”(三、四寸长的竹筒),供在祠堂或堂屋上方。“祖筒”内的红线代表男性死者,绿线给代表女性死者,羊毛表示垫、盖之物,白花燃草或茅草根代表老人魂灵。祠堂要保持纯真、洁净,非正常死亡者,要先由“伍布布摩”(专为非正常死亡者做斋祭的布摩)念经,然后通过正常斋祭,其“祖筒”才能进入祠堂;青年男女夭折以及无后嗣者,魂灵不能置人祠堂供祀。祠内灵位如有腐烂朽坏或虫蛀等情况,可举行“鄙赊”(祭祀形式)更换。时间长。,代数多,经归总,祖简灵位地放处时,通过一次祭祀,留下后十五代祖简,其余全部送到人迹罕至的悬岩脚洞内,用树皮遮避风雨。并象征性地祀以冥手之炊具、农具、金、银等,表示后代不再负责祭祀。如家支众多,住地分散,不便祭祀,可分立祠堂。一般九代后才才以分离。经“布摩”念经主祭后,子孙们各领自已的嫡系“祖筒”另立祠堂,但家支“喽一”(彝姓)不变,汉姓可变。
威宁彝族祭祖活动最隆重的是斋祭(“数补”或“数挣”),场面很大,它可与丧事同时办,也可推后办,还可留给后人办。斋祭时,主办人家要在附近选一宽敞空平地。用柏木棒和树枝搭一座有东、南、西、北门的城池,里面用绳索牵隔成小巷形状,将死者灵堂置于中央,前来祭奠的亲戚自带粮食、牺牲(祭奠用的牲畜)等,一个家支可来一、二百人甚至可达数千人。祭奠开始时,鸣放地炮,杀猪宰羊或打牛,“跳脚队”摇铃起舞于前唢呐队吹奏丧乐居中,所有祭奠者或是舞动祭物,或是手提灯笼弯腰哭泣后行。在手持“收牲棒”的布摩指点下,他们有次序地绕灵堂三周,跪拜三次,并奉上祭品。绕灵称转戛。绕时队形或撮箕形,或簸箕形,不时变换,整齐有序。祭毕,南入者北出,东入者西出。祭奠时间不等,长者可达九天九夜,祭奠活动由“布摩“主持,要念彝文祭祀典,中有“仇举”或“脚母”(意即“指路”),让其灵魂反归祖居之地。其所指之路,就是祖先迁徙路线,一般指经威宁凤山(上帝庙)、草海到云南东川、曲靖、宣威等地的山水地名,与省内其余彝族地区的指路经不相同。
办丧事和斋祭时都要“跳脚”(又名铃铛舞),是由八个青年男子手持小马铃,有节奏地摇响,腰肢随铃声扭动,脚步与铃声合拍。舞姿多系模拟攀越悬崖绝壁。翻越高山峻岭,披荆斩棘,互相背驮之状,颇似重演先人迁徙的情景。舞者边舞边唱“啃嗬”(丧歌),歌词内容或赞扬死者功绩,或对死者沉痛悼念,或述古训世。极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