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狮子,源于南北朝。据说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五月,交州刺吏擅和奉命伐林邑,林邑王驱象作战,宋军失利,先锋官宋悫献计,用布、麻等物做成许多假狮,每只假狮由两个士兵披架,张牙舞爪,圆瞪双眼,血口大开,吓唬大象。果然,象见状惊慌不堪,争相逃命,宋军因此获胜,所以舞狮子盛行于军中,以后逐渐流传民间。
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又赋予新的含义,认为狮子能驱除邪恶,带来吉祥,因此每天春节,打锣舞狮。
枝江人舞狮子的习俗由来已久,常由两人合扮一大狮,一人扮一小狮,另一个扮武士,手持绣球作导引,并开拳踢打,引逗狮子,随鼓点节奏俯仰翻动。其表演风格分“文”、“武”两种,“文”重表情,动作诙谐细腻,多为搔痒、打滚、相依相偎等,主要表现狮子的温顺可爱。“武”者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跳跃、跌扑、翻转等,着重表现其威猛强劲,有的还搭10多米高的台子,玩到高潮时,从台下跳到台上,从台上翻到台下,场面非常壮观,每到春节,枝江城里乡下,都流行舞狮喜庆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