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皮里克”灯节共两天。第一天——回历8 月、14 日傍晚。全家人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围坐在土炕中心的细沙盘子周围。沙盘中插满代表家庭成员的酥油灯。酥油灯的数目与家庭实有人数相等。如有来客 ,均按人数添加沙盘中的酥油灯。如果有的家里人在节前过世。沙盘中大都保留他的灯数。当全家人坐定后 ,家长首先对油灯进行祈祷,而后便指着每盏酥油灯高声宣布它所代表的人名时,这人要回答一声“ 有 ” 或“ 在”。过世的人,由家里人代答。以示吉庆。接着,家长便将沙盘中所有的酥油灯芯紧紧地扭缠在一起,然后点燃。待其燃旺后,再挨个分开。这时家里人都眼望油灯,口诵经文,祈求赐福。互致最美好的祝愿、互祝长寿。之后,全家人便在家长的带领下,伸出双手,在灯焰上烘晃一下,然后作一个“都瓦”(祷告 ), 表示全家对“ 长命灯” 的祈祷仪式的结束。
此刻,主妇们在明亮的灯光辉映下。伴随着欢快的笑声,端来了为节日烹调的美味佳肴,撤换下装满酥油灯的沙盘,让其自行燃尽。食毕,他们以户为单位。在自己较高的房顶上。将事先制作的像排球一样大的羊毛球 ( 或棉花球) 、饱蘸酥油,绑在长木杆上点燃。家里人则肃立房前,默默地对火祷告。同时 ,在门前空地上,点燃了一堆驱鬼的柴。干柴燃烧得啪啪作响,孩子们便围绕着火堆欢腾跳跃 ,做着各种各样的游戏。而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食带来的食物。墓地皮里克仪式结束后,家家在屋顶燃起火把 。祈求真主降福。孩子们在外面燃起篝火,并围着篝火做丰富多彩的游戏。这种时候 , 帕米尔的夜空被照耀得如同白昼。
塔吉克族节日—皮里克节
“皮里克”是独具塔吉克民族特色的节日,“皮里克”意即“灯”或“灯蕊”,因为是整个节日的中心内容,故亦称“灯节”。节日时间在伊斯兰教历8月(巴拉提)14、15两日,所以又有“巴罗提节”(即8月节)之称,因而又与宗教有关。
主妇要给家里人每人做两个油烛,为第二天到墓地上去准备一支油烛。夜里,将做好的油烛插在一只盛满沙子的大盆中点燃,家里人围坐四周,家长挨个点名,以确保家人都在场;全家人对着油烛潜心祈祷,以求消灾降福。祈祷仪式结束后大家分食节日食物。第二天,邻居新朋互相串门拜节,主人家会以点心招待。既然是节日就少不了歌舞娱乐。走马舞和刁羊是常见的活动。追悼仪式完毕,来同一个墓地上祭祀的人将带来的食物集中在一起,由德高望重者平均分配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塔吉克人宰羊讲究将羊放在屋顶上宰杀,羊血要流在屋墙上。宰羊的时候,把羊血抹在小孩脸上。伊斯兰教认为血是动物灵魂寄居的地方,但是以动物血来驱邪,却又是万物有灵论的原始宗教遗风。
皮里克节要过两天。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制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它是用一种高原上特有的“卡乌日”草的草杆做蕊,外面裹上棉花,扎成火把状,蘸上酥油或羊油制成。节日的第一天晚上为“家中皮里克”。天黑后,全家围坐在炕上,中间摆放着一个供插灯烛用的沙盘。家长主持仪式,先做祈祷,然后按年龄和辈份高低呼唤每个人的名字,叫一个答应一个,并在应者面前插上一支点燃的灯烛,以示吉祥。全家人的灯烛都点燃后,各自伸出双手在自己的灯烛上烤一下,再诵读经文,祈求真主赐福,保佑平安。仪式结束,阖家大小在耀眼的烛光下共享丰盛的佳肴。翌日,人们走亲访友,相互祝贺。晚上,举行"墓地皮里克"仪式。家家户户都要带上丰盛的食物前往家族墓地,在墓地燃起的灯烛照耀下,为祖先亡灵祈祷。而后,全家围坐一起,共享带来的食品。墓地皮里克仪式结束后,各家便把那支扎好的特大的灯烛火把点燃,插到屋顶上,它被称为"天灯"。全家人肃立屋前,仰望“天灯”,再次祈福。接着,孩子们纷纷在外面点起篝火,并绕着火堆欢歌跳舞,尽情嬉戏。这时候,帕米尔高原的夜空被火光照耀的如同白昼。
纵观皮里克节的形式与内容,其实都与火紧密相联。它反映着人们对火的赞美、祈福和顶礼膜拜。有人认为,这是塔吉克人在皈依伊斯兰教以前曾有过拜火教信仰的痕迹。
帕米尔高原的皮里克节
帕米尔高原的皮里克节,依然那样神奇,那样令人神往。皮里克意为油烛,皮里克节即灯节,是塔吉克族最具特色的节日。皮里克节在伊斯兰教历的每年八月十四、十五举行,所以也被称为“八月节”。
我们到达提孜那甫乡阿里甫•夏家的时候,他们正在做节前的准备。妇女们在做油烛,她们将20~30厘米长的小木棍,外边缠包上一层棉花,蘸些清油就做成了。做好的油烛有长有短,阿里甫•夏介绍说:长的是家人用的,短的是祭祀祖先时点的。
5点多的时候,阿里甫•夏家族的老老少少几十口人聚在门口,带着油烛和大包小包的食物,准备去祭祀祖先。
在离村不远处有一片墓地,大家来到一个比较新的坟前祈祷,妇女们开始哭泣,并念着死者的名字,将一支支油烛插到坟上,每一支都代表家族每个人的心意。
按塔吉克族的习俗,如果家族里有年内去世的亲人,就要在家里过皮里克前到墓地上先来祭奠。阿里甫•夏二哥是年内去世的,整个家族的人要先来祭奠他,然后再各自回家,去过家里的皮里克。
妇女们将带来的食品在先祖的坟上放一些,然后大家分食,到天近黄昏时才回到家。我和阿里甫•夏一家围坐在他家大厅的土炕上,炕中间是一只盛满河沙的大盘子。只听阿里甫•夏呼唤着每个家人的名字,喊一个的同时就在盘中插两只油烛,被叫者要立即应答,然后再呼唤下一个。在老人的祈祷声中,油烛被点燃了。老人诵读经文,祈求真主赐福,一家老小在烛光的映射下,祝福着,欢笑着,品尝着美味佳肴。
第二天一早,人们相互拜访,并动手宰牲,准备即将在夜间举行的墓地皮里克。几乎每家每户都要为亡故的亲人宰牲,家庭富裕的多宰,不富裕的就少宰,太困难的可以不宰,但要尽量做些好吃的,以便带到墓地祭奠亲人。
黄昏时我随阿里甫•夏一家来到这个村的大墓地,这里已经聚集了三四百人。各家各户都把带来的食物集中在一起,煮熟的羊肉堆成了小山,还有一堆油炸的熟食。族里的长者给所有来者主持分食。不论你带什么,带来多少,这里绝对是按人分配,人人有份。分配完后,各家蹲在自己先人的墓前祈祷、祝福,点燃献给祖先的小油烛,这时墓地一片灯火,既壮观又神秘。之后人们就可以带食品回家了。
回到家,家家都在自己的房顶或大门前燃起火把,祈求真主赐福。人们还在场上燃起篝火,不断地在火上跳来跳去,以期驱邪得福。此时帕米尔的每个村庄都点燃着篝火,洋溢着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