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元宵节上灯就已约定俗成,至清代,更创盛大之风。“京师灯市,始正月八日,至十三日而盛,十七而罢,市规也,张灯亦如之。张灯之地,以正阳桥西廊坊为最,巷有五圣祠,康熙癸卯,里人燃灯祀神,来拜观者如堵,因广衍为阖巷之灯,巷隘而冲,不容并轨,车旋辔马,仕商往来经之者,
十率八九。向夕灯悬,远近游观,不下万人。施放烟火,鼓吹弦索,走桥,击唱秧鼓,妆耍大面具,舞龙灯诸戏,亦趁喧杂,蚁聚蜂屯,纷沓尤甚。巷多楼居,灯影上下参差,辉璨如昼。灯之类,流珠、料丝、画纱、五色明角、麦秸、通草、百花、鸟兽、虫鱼、水墨及走马鳌山等,巧变殆尽。”①元宵节之夜上灯之俗,其隆重与繁盛,遍及全国。
①引自康熙年间编撰的《宛平县志》。
(1)江南的上灯落灯
清代,江南一带通常十三日上灯,十八日落灯。清人如此描述了江南上
灯落灯的情景:“十三夜,悬点灶灯于厨下,凡五夜,至十八夜止。”而十
三日夜通常家家要吃团子,到了十八日落灯之夜,便要改换食面条了。
在杭州一带,还要在十三日的前一日将灯节所引龙灯拿到龙神庙“点睛
参谒挂红,称为龙灯开光”②。此夜,赴吴山龙神庙的各路龙灯,相互戏耍,
飞舞腾跃,十分壮观。
②参见清·范祖述《杭俗遗风》。
(2)蜀地的灯山会
四川一带的灯节就显得更加繁缛。在四川西部,从正月初九“开灯”时,
邻里相约,轮流设宴聚饮。初九这一餐叫“试灯宴”,每夜一家坐东设宴,
直至十六日。聚饮时,各家室内厅堂都必须挂灯亮盏,以示驱秽求吉。当地
称此俗为“灯山会”③。
③参见《峨眉县志·方舆志》。
四川东部一带,灯节之俗略有不同。正月十五日夜,各家各户室内四处挂灯笼,不设坐东宴,而设家宴。全家人围坐一桌,聚饮共食,以贺新岁。
四川东、西部还流传着一种特殊的灯节习俗。正月初九日,从家里到户外,从街头到路口,从田间到地头,都要竖竿点灯,以驱逐不祥,保佑新年平安无事。灯名也多有求吉祈神之内容,如“玉皇灯”、“天灯”、“五谷灯”、“雁鹅灯”,等等。
(3)驱秽逐邪的“灯”
灯节中保留的驱秽逐邪之俗是从古傩演变而来的具体特指习俗。清代,安徽、湖北一带要举行“照虚耗”仪式。清道光九年(1829年)《阜阳县志》卷五记载着:“(上元夜)门户、碓、井等备设灯,谓之照耗”。照耗的象征意义与古傩的象征意义并无二致,只是所驱、所照对象更加具体化了。
江苏北部地区,元宵夜要引火烧田,烧死害虫及虫卵,祈求丰收①。苏北有童谣:“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亦称照麻虫),场边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
陕西一带,又演变成“照黑角”,元宵节之夜,除家家户户要挂灯亮盏,使屋内灯火通明外,还要派人专门挑着灯笼把房前、屋后、院中的所有黑暗角落全部照一遍,以示逐秽驱邪。
①参见清康熙年间编撰的《直隶通州志》。
(4)求子的灯
清代元宵节的灯俗还与求子有关。在四川东部有“偷檐灯”之俗,偷灯者多为不孕妇女,或尚未得子人家,由于元宵节各家各户都要在房檐下挂灯,不孕妇女或无子人家的一人便会趁夜深人静时,偷偷溜到事先相中的一家(这家通常为子孙满堂),将这家檐下的灯偷至自家,以兆新年得子。
广东元宵节求子,却要酬灯。《广东新语》载:“广州灯夕,仕女多向东行祈子。以百宝灯供神。夜则祈灯取采头。凡三筹皆胜者为神许。许则持灯而返,逾岁酬灯。生子者盛为酒肴庆社庙,谓之灯头,群称其祖父曰灯公。”当然,这一习俗略显带有火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