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重阳节正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节日是在唐朝,那时候的人们就开始庆祝重阳节。最近有些朋友想好好来了解下,重阳节意义是什么?重阳节的美食有哪些?想了解清楚的朋友们一定要收好以下这份指南了,争当做个无所不知的文化人。
重阳节意义是什么
在古代的时候,重阳节的意义本身就在于希望全国各地的人们可以尊老,爱老,敬老,在1989年重阳节正式成为我国的敬老节,可以组织老人们一起登山交流,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还可以陪伴长辈。目前我国鉴于人口老龄化加快严重的情况,并且人口平均生育率都成了负数,对于农村中守着的大批老人来说,孤独成了最大的问题。而重阳节的意义就在于开始重视老人孤独问题,而且希望老人们都可以健康长寿。
重阳节又称九月九、茱萸节,起源于秋游去灾。道教以九月为阳,九月九就变成了重阳节。民间流行在头上、房上、床头。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味香浓,有逐风去邪、驱虫减湿,发扬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目的是驱灾辟邪,祝老人长寿。
在历史上,重阳节期间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孝敬老人,民间还喜欢进行围猎、去寒之作用,人们担心降霜天寒,都争先恐后到郊外登高。另外,还举行迎神逐疫等消灾祛疫活动、秋游,这是自古以来的健身活动。从民间信仰上看,人们认为逢九必凶、射箭、放风筝,吃重阳糕食品,说明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基于这一习俗,我国已将重阳节视为老人节,重九更灾,于是要辟邪。此日最流行的是插茱萸、井边插茱萸,还有健身作用。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的美食有哪些
1、花糕:重阳吃花糕始于西汉,当时称为蓬饵,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阳节吃花糕之风大盛,一直流传至今。重阳节吃花糕的起因缘于重阳登高习俗。有山的地方可爬山登高,而无山可爬的地方,就想法找弥补和替代的办法,因糕与高谐音,就出现了吃花糕的习俗。
2、螃蟹:吃蟹方法有讲究,如何做到健康吃蟹呢?吃蟹不能没有新鲜姜末和食醋。因为螃蟹气味咸、寒,而生姜性温,具有温中散寒解毒之功效;醋除了调味外,还可以杀菌,破坏蟹中的组胺。而且生姜和食醋是调味品,吃蟹时蘸上姜末醋汁,才能使蟹味更鲜美。
3、菊花酒:重阳要饮菊花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将九月称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称九花,北京将菊花当成市花之一。由于菊花斗寒的独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在古人那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认为它是延寿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