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一直在呈现变暖的趋势,这引发了高温热浪、干旱洪水、森林火灾等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群的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全球变暖的解决措施有哪些?全球变暖的应对措施是什么?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全球变暖的解决措施有哪些
1、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加强新技术的研发。
目前,我国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军者,在太阳能和风能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全球6大太阳能制造商中有5家在中国,全球十大风机制造商中也有5家在中国。
2、发展循环经济,使能源利用最大化。
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源头实现节能减排最有效的途径,比如将生活垃圾焚烧后的灰渣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成立以铜、铁、硫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工业园;把一烧了之的农作物秸秆做成食用菌……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家实现节能减排。
3、利用生态系统固碳,增加碳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碳循环和调节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和储存能力,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因此,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等都可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全球变暖图
4、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人们可以用步行、骑车等低碳、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样做既可以保持个人的身体健康,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5、在穿衣等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
只要能践行“勤俭节约”这个理念,也能帮助应对气候变化。比如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源,曾有研究估计说,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
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慢性病加重
极端的高温可能直接导致人们心血管或者呼吸道疾疾病的死亡,特别是老年人。高温还会提高空气中臭氧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从而加剧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恶化程度。花粉和其他空气过敏原含量在炎热高温下也会较高,这些可能会引发哮喘等,持续的气温上升预计将不断加剧这一系列的“负担”。
2、自然灾害增多
在全球范围内,与天气有关的自然灾害报告数量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增加了两倍多,这些灾害每年造成6万多人死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海平面上升和日益极端的天气事件可能会摧毁房屋、城市设施和其他基本环境,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海洋60公里以内的地方,这些人们可能被迫迁移,自然灾害会带来传染病等一系列影响健康的风险。此外,不断变化的降雨模式可能会影响淡水的供应,缺乏安全饮用水会损害个人卫生,并增加腹泻病的风险,腹泻病每年导致50多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
洪水和极端降水的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洪水污染淡水供应,增加了水传播疾病的风险,并为携带疾病的昆虫(如蚊子)创造了滋生地。它们还造成溺水和人身伤害,破坏房屋,扰乱医疗和保健服务的供应。气温上升和降水变化可能会减少许多最贫穷地区的主食产量,这将使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足更加严重。
3、传染病增多
气候条件可以导致传染病通过昆虫、蜗牛或其它动物进行传播,而且气候变化可能延长重要病媒传播疾病的传播季节,并改变其地理范围。例如,气候变化预计将显著扩大中国血吸虫病的发病地区;疟疾受到气候的强烈影响(疟疾由按蚊传播),每年造成40多万人死亡,在某些非洲国家主要针对的是5岁以下儿童。登革热的伊蚊媒介也对气候条件高度敏感,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会继续增加登革热的“暴露”。
世界上所有人都将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岛国、发展中国家、沿海地区、山区和极地地区的人们尤其“脆弱”,其中儿童(尤其是贫困地区儿童)、老年人、体质虚弱或慢性病史的人,也最容易受到由此产生的健康风险的影响。世卫组织预计在2030年至2050年期间,气候变化预计每年因营养不良、疟疾、腹泻和热应激可造成约25万人额外死亡,所以气候变暖也是一个严峻的健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