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扫墓的习俗,大约始于隋、初唐时期。
唐开元二十年四月十九日,朝廷下敕,对寒食祭墓之俗,作了明文规定,作为仪制,要全国臣民执行,有家庙的卿大夫也不例外。救云:“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既不庙享,何以用展孝恩?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于茔门外奠祭。撤撰讫,泣辞,食余昨,仍于他处,不得作乐。若士人身在乡曲,准救墓祭,以当春祠为善。游官远方,则准礼望墓以祭可也。有使子弟皂隶上墓,或求余昨,随延亲知,不敬之甚。”
在外地做官的人,不能离开职守,回乡祭墓;其他原因在外地的人,也无法回乡祭墓,那就“望墓以祭”。什么叫“望墓以祭”呢?最好是登上高山,望着祖墓所在的那个方向,行祭祀的各种仪式,把纸钱撒向空中。这也叫做“望祭”。如果当地没有山,那就在作为水路的河流边上,望着祖墓所在的那个方向设祭,意在让生人的孝恩,沿着水路回到家乡,达于祖墓。唐代诗人王建《寒食行》中“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之句,描写的就是这种情景。
古时候的清明节扫墓不烧纸清明祭墓,跟家祭或其他祭祀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不设香火、不焚纸钱,只是将纸钱挂在坟旁树头、或压在坟头、或系在竿头插在坟上。此乃遵寒食“不举火”之禁,也是以免酿成火灾。而后世祭墓之俗与此时的寒食祭墓,最大的区别也就在于,后世的祭墓不遵寒食“不举火”之禁,反而要利用焚化纸钱,来传递自己对先人的哀思与悼念之情,这也就成为清明节的祭墓之俗了。寒食节“禁火寒食”之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有损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影响力日渐衰微,以至于在大多数地区已经消亡。而祭墓之俗,却利用清明节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还在盛行,这无疑跟我国重宗法、遵孝道、敬祖宗、信鬼神的传统观念有关。之所以说寒食节中的祭墓节俗在清明节中得以保留,是因为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从清明祭墓的风俗中找出寒食祭墓所留下的痕迹。这在有些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介休县志》云:“清明,富家设牲醴鼓吹省墓。贫民亦造面饼,如盘蛇状,陈牲醴祭冢。归则曝面饼于篱棘上,侯干而后食。或谓取象龙蛇,寒食之遗也。”
介休县是介子推的故乡,也是介子推被烧死的绵山(后改介山)所在,因此,当地的寒食之俗,特别是纪念介子推之俗,较之他处,无疑要来得盛,自然也不大容易消失。这种制成“如盘蛇状”的面饼,所谓“取象龙蛇”者,乃是源于刘向《新序·节士篇》所载介子推《龙蛇歌》中所设喻的形象。这种面饼,是行“禁火寒食”之俗期间所吃的预先做好的熟食,在祭墓之时,用来作祭品。寒食节虽然消失了,但当地在祭墓时,仍用这种祭品。
清明祭墓,也有不焚纸钱之俗。清吴震方《岭南杂记》卷上云:“粤俗:民家拜扫后,墓上俱覆白纸。宗孙盛者,堆如积雪。清明尤盛。”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是24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四月四日或五日。传统上,这一天 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亦称“扫墓”。
但在中国古代,清明节并不是祭祀祖先的唯一时间。实际上,这类祭祖仪式开展得 非常频繁,除了其他重要节日外,大约每两周祭祖一次。一般来说,这些俗套都是既复杂费时又花费昂贵。
为了努力减少浪费,唐玄宗(685——762)于公元732年宣布正式到坟茔祭祖的日子只 限在清明节这天。这一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到祖先的墓地整 理地面,拔去杂草,扫去落叶,这就是为什么清明节祭祖也称“扫墓”的原因。由于清明节 前后人们成群结队去八宝山这个北京最著名的墓地对死去的亲人表示敬意,所以北京地 铁此时特别拥挤。寒食节和清明节也是人们悼念革命先烈、学习他们崇高品质的日子。
清明节期间,古代中国人习惯戴柳条编制的头饰。这源于佛教的影响,他们认为柳 枝有魔力,可以驱鬼辟邪。所以戴柳枝头饰成为一种传统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
除了清明扫墓戴柳枝头饰外,还有纯粹的娱乐活动,诸如放风筝、荡秋千等。尤其在 中国北方,春季是多风的季节,正好放风筝。所以清明期间放风筝成为一种普通的活动 就不足为奇了。中国的风筝史是很有意思的。据说风筝是2000多年前由传奇式的著名 木匠鲁班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