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藏节”,也称“吃牯藏”、“吃牯脏”、“刺牛”,是黔东南、桂西北苗族最隆重的祭祖仪式。节日由苗族各姓牯脏头组织。一般在历史上关系较密切的村寨间进行,牯脏节有小牯大牯之分。小牯每年一次,时间多在初春与秋后农闲季节,吃牯村寨杀猪宰牛邀请亲友聚会,其间举行斗牛、吹芦笙活动;大牯一般13年举行一次,轮到之寨为东道。“牯藏节”的重要内容是杀牛祭祖。牯藏节是苗族古老传统的信仰类型节日。既有祭祀祖先的内容,亦有祝愿丰收的含义。它的仪式庄重、礼节繁锁、消费很大。因此,近几十年来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已消失,惟黔东南的榕江、从江县还举办过一两次牯藏活动。
榕江县计划乡污略苗寨的牯脏节,要选出一人任牯藏头,每隔十三年过一次。在这当中的第七年正月初二,举行一次“接龙”活动。接龙活动主要是从邻村稿雪寨接回一头白水牛。
清晨,人们汇集在稿雪寨外的山梁上高呼:“谁家的牛吃麦苗呀!”只要听到寨上有人“哦”地应了一声,接龙队伍就顺着山梁载歌载舞地返回报京。负责宰牛的左肩斜佩一道彩虹,牵着白牛走在队伍前面,白牛身后是芦笙队,人们伴着笙曲翩翩起舞;把白牛接到寨中的犀牛塘。
白水牛在炮声中进了塘,男女老幼围在一起跳起芦笙舞和踩鼓舞,欢庆白龙归位。之后,将白牛杀了,取角埋于塘底,表示白龙归位。随后将牛肉分别给各户享食,称为“吃龙肉”。
榕江县计划乡等地的牯脏节“十年两头吃”。分“议牯”、“选牛”、“吃牯藏”三个层次。“议牯”是寨上一姓氏选出一个牯藏头,组织掌管牯藏节的领班,“选牛”选角长、腿粗、毛纯威武的牛作为“开塘牛”和“扫塘牛”。“开塘牛”由最早落寨姓氏的牯藏头喂养;“扫塘牛”由另一姓牯藏头来看护。选得牛后,人们放炮庆贺,并杀牛会宴议定吃牯藏日期,同时每家亦准备一头牯脏牛。
“吃牯藏”那天清晨,头牛塘扎起彩门,摆上三张大桌,桌上点红烛,并以猪头祭祀。开塘牯藏头带着人们绕场三圈,然后登台念:《牯藏词》,叙说牯藏来历。接着宣布牯藏规约,最后搬开桌子,牵着开塘牛入场绕三圈,放三炮。接着众多牯牛入场各自绕场三圈,并在每一牛头上用塘中泥土点一下,表示这头牛已送给祖先,这种仪式称“踩堂”。踩堂完毕,各自牵牛回家。早饭后,三声铁炮响,将所有牯藏牛放入场,任其大打一天到夜。第二天五更时分,三声铁炮,开塘牛被牵到牯藏场前宰了;人们闻炮声将各自的牛宰杀,大吃三天。到第四天将外寨的姑娘接来塘中吹笙跳舞。笙舞完毕,将扫塘牛牵入场中作扫塘仪式。于是牯藏在众人欢呼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