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关于它的历史渊源,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有学者认为,从纳顿节中傩舞傩戏的内容、形式、服饰等考证,纳顿节当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早期。
青海三川地区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七十多个村庄都过纳顿节。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从农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纳顿开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转移,一直延续到农历九月十五日结束,历时63天。
纳顿节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筹备,从清明节开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庙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并推选出当年七月举办纳顿会的“大牌头”和“小牌头”,他们在节前负责筹集经费,维持本村社会秩序,协调生产管理(如田间用水顺序)等,节日期间则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其次是小会,节前,村民在会场搭建大型帐篷,以供安放神像和进行祭奠。节前一日大小牌头敲锣打鼓,进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动。然后便是纳顿节的正会,它由跳会手、跳面具舞(傩戏)、跳“法拉”(巫)三部分组成。
土族纳顿节特点十分鲜明,它是一种乡人傩民俗活动,以民间信仰为连接村落的纽带,流传历史久远,每次活动延续时间长,参与广泛等。纳顿节具有严格的组织和程序,其活动与乡村管理和生产时序紧密结合,有明显的社会调适功能。节日期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极富民族地方特色。特别是其中的傩戏傩舞,保存着北方民族萨满文化的残影,同时又吸收了二郎神、关公崇拜等汉文化的内容,既表现了土族的文化个性,又体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谐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其音乐、舞蹈、颂词、服饰、仪礼等都富于特色。
据《民和县志》等相关史料记载:傩舞源于上古时代先民对图腾的崇拜。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傩祭的记载。周代称傩舞为“国傩”、“大傩”,乡间也叫“乡人傩”。因为在《论语·乡党》中有孔夫子见傩舞而“朝服而阼立于阶”的记载,乡间又多把节日中的各种民间舞蹈表演,也泛称为“乡人傩”。民和县文化局研究人员介绍,土族纳顿节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它是由古代傩舞发展而来的乡傩民俗活动,而以傩舞发展而来的民俗活动能流传到现在的已经比较罕见。”
“纳顿节每次活动延续时间长,参与活动的阶层广泛,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纳顿节不像其他松散的民间庙会,而是具有严格的组织程序。因为持续时间特长,狂欢期间涉及各个乡村管理和生产问题,因而其活动与乡村管理和生产时序紧密结合,有明显的社会调适功能。这些特点都使得纳顿节具有非凡的传承价值。
纳顿节除了是土族人喜庆丰收、祭祀鬼神的宗教节日,还是土族人重要的社交游乐节日。纳顿节的这段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内既是民和地区土族人最隆重、热烈的节日和文化娱乐活动,也是土族人访亲探友,商榷儿女婚嫁、调解纠纷、相互交流生产、生活经验等社会交流活动。纳顿节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土族历史的“活文献”,它形象地用多种方式展现了土族的发展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土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生产的历史过程,这也是我国众多游牧民族封建化历程的一个缩影。
“继承和研究土族纳顿节文化,有利于在土族历史、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等多方面研究土族文化。”民和县文化局负责人告诉小编,纳顿节傩戏艺术真实地保留了土族远古生活的具体形态,原汁原味地再现了远古土族的生活情形,是一种活形态、原生态的文化。研究纳顿傩文化对于研究整个傩文化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纳顿节作为青海省所独有的一种本土文化,具有极高的民族民间文化特征,也体现了土族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