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拟作为大运河申遗的6项文物遗产中,隋唐大运河位于郑州境内的“通济渠荥阳故城段”便位列其中。隋唐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与长城齐名。
在历史的轮回中,隋唐大运河见证了许多朝代的更迭、兴盛与衰落,到如今,它却被众多的人遗忘在历史深处。从隋唐至宋元长达700多年的时间里,河南一直是大运河的中心。随着运河申遗的进行,隋唐大运河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郑州境内有一条河叫索须河,曾是隋唐时期繁荣的通济渠,是由发源于郑州西的索水和须水交汇而成。通济渠荥阳故城段西起堤湾村,东至祥云寺与贾鲁河交汇处,河道长18公里,是大运河通济渠的历史河道。按照当地人的说法,“通济渠荥阳故城段”确切地应该被称作“索须河故道”。在学术界,鸿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运河,它沟通了黄河和淮河。但是鸿沟的出名,却源自于汉霸二王城之间的一系列战争。公元前203年冬,刘邦、项羽连番征战,最终项羽被迫与刘邦约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中国象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即指此鸿沟。但“鸿沟”这一名称的源头,却还要向更早的历史时代追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海旺说:“鸿沟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由战国的魏惠王开凿,在其后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黄淮间的主要交通线路之一。该运河在今荥阳北引黄河水,向东经过开封折向南部,经过尉氏、太康、淮阳后汇入淮河。鸿沟的开凿为隋唐大运河积累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其中的通济渠,就是在鸿沟等旧有河道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公元581年,杨坚(即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今西安),以洛阳为陪都。杨坚在两个都城之间开凿了广通渠。其子杨广(即隋炀帝)继位后,全国进入运河大建设时期。他以洛阳为中心,征上百万百姓开挖至江苏的通济渠,同时又征10万百姓疏通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修的邗沟。其后5年,杨广又先后两次征百姓,修通北至涿郡(今北京)的永济渠以及江苏镇江到杭州的江南河。由此,南北大运河始成,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公里。当时河南的水上交通十分繁忙,“漕船往来,千里不绝”,“公家运漕,私行商旅”,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运河沿岸一大批城市也迅速兴起,如商丘等地的商业就极为发达。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南移,通济渠的漕运地位逐步减弱,再加上缺少清淤治理,因此此段运河逐渐淤塞断流。但是,永济渠仍能通航。元灭南宋以后,货物由长江船运至淮河,然后逆黄河(当时改道,由淮河入黄海)而上达河南封丘,陆运90公里后,从河南浚县进入永济渠水运至通县,再陆运至大都(今北京)。因为这条运输路线不仅绕道过远,且要水陆转运。于是,元朝花10年时间开挖了洛州河、会通河和通惠河,连接隋唐大运河的江南运河段与永济渠中北段,如此一来,大运河便不必绕道河南。这便是今天的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在每个朝代,名字不尽相同,宋代时,称为汴河。运河水源最初主要来自于黄河,但因黄河水多沙经常淤堵,宋代的人便将目光投向了水量较大又较为清澈的洛水。史称导洛入汴,其目的也是为了漕运。导洛入汴之前,一般汴河船只在水深四尺的情况下即可行驶,经导洛入汴,水深一丈,这样黄河的大船可直入汴河,汴河中较大船只也可进入黄河。河南一度是大运河申遗的“弃子”。最初运河申遗,仅指的是“京杭大运河申遗”,河南并不在申遗省市之列。但不少文化界、考古界人士表示,世界上最长的大运河,应该是隋朝开凿的南北大运河,而非元代以后的京杭大运河。撇开河南境内的运河,中国大运河的文化是不完整的。2007年6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更名为“大运河申遗”,隋唐大运河被扩充进来,新增了河南以及安徽的部分地段。目前,我省已初步确定了境内隋唐大运河的基本走向。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曾如此描述隋唐大运河的价值:“人字形的隋唐大运河贯通了各个方向,既有经济意义,也有军事意义,留下来的许多遗址,就像是文化走廊上的一颗颗明珠。”随着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进行,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正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得以回望运河之上“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