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很久以前,水族祖先为躲避战祸,从沿海顺水而上,来到贵州黔南一带聚居,众部落头领商定一个庆典的节日名曰“端”。因部落分散且山高路陡不易统一前往庆贺,于是, 就有了分批、分期过“端”之提议。谁先过,谁后过,互相争执不休。最后长者采取了公平竞争的方式,就是下塘捉鱼,哪支捉的鱼最大,哪支就先过端。结果内外套这支(今奉合、阳和、基场乡)捉的鱼最大,就以当天捉鱼的日子为“头端”,这天是农历八月第一个“亥”日(猪场天),以后分批分期到三都、荔波共过七七四十九天。
过“端”这天,春合一带的水家人凌晨五时开始“叫饭”供祖宗,喝酒吃鱼到中午。下午人们汇聚到坝子参加各种活动,如斗牛、斗鸡、斗鸟、赛马、唱山歌、跳芦笙舞,还有那古朴神秘而又严肃的“保寨”祭祀仪式等。姑娘们更是心灵手巧,她们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手中翻飞,不一会各种各样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和吉祥图案便出现了在眼前,难怪她们用巧手为奉合乡赢得了“剪纸艺术之乡”的称号。
整个过端活动延续三天,人们尽情地畅饮尽情地唱歌跳舞,唱出心底的欢乐,跳去一年的疲劳,跳出来年的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