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百年前,九寨沟的先民们从遥远的“世界第三级”--西藏阿里迁徙至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与周围的羌族、回族、汉族携手合作,创造了独特的康巴文化。
至今,九寨沟人的衣食往行、婚丧嫁娶和生产方式等,还保持着浓郁而古朴的藏族传统:精美的服饰,剽悍的腰刀,香醇的青稞酒、酥油茶,洁白的哈达,欢快的踢踏舞,稳健的二牛抬杠,是对生活的炽爱;遍地的马尼堆,高耸的喇嘛塔,循环不息的转经轮,是对宗教的虔诚。
宝镱岩下的扎如寺,飞阁流丹,晨钟暮鼓,肃穆巍峨,是建于明末的藏传苯教寺院,每年的“良敏王清”和“麻芝庙会”,神圣而隆重。但是,九寨沟的民风民俗又不完全同于西藏,由于这里正处于从藏区到汉区,从牧区到农区的过渡地带,因此具有厚重的边缘文化色彩。在九寨沟周围,藏羌回汉各民族和睦相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草地上英俊的骑手,清真寺膜拜的回民,岷江畔大禹的传人,咂酒与锅庄,雕楼与羌笛,一起谱写了一首悠扬的民族融合之歌。
宝镜岩下,翡翠河旁,绿荫掩映中有一片飞阁流丹、金光耀眼、肃穆的建筑群,这就是九寨沟内唯一的宗教活动场所----扎如寺。该寺建于明末,历史候鸟。原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结构精巧,特点突出,具有民族风格。整个建筑群包括大殿、藏经楼、乐台、房、库房、迎客楼、喇嘛和尚居室等七个部分。屋脊金顶闪光,室内地毯豪华,彩色佛像庄严神圣。寺内有喇嘛3人,和尚百余人。
正月初五是扎如寺的“良敏王清”庙会,为了纪念苯教有名喇嘛圆寂升天,这天除全寺喇嘛和尚都要到庙里念经外,当地藏族群众也要换上干净的衣服到寺院参拜,以表示自己对宗教的诚笃和心灵的圣洁。每年5月“麻孜会”,是扎如寺的宗教盛典。会前3天,全寺喇嘛和尚都要集中寺院吃斋念经,排练节目。5月1日,九寨沟周围的松潘、若尔盖、包座、大录、塔藏、龙康等地的藏民,尽情梳妆打扮,聚会扎如寺院,参加庆典,赠送哈达,观看藏戏表演。然后三五成群分散在翡翠河畔、松树林中,席地而坐,朴素祝酒,共叙友情。青年男女则双双对对,进入密林深处,海誓山盟,自订终身。
九寨沟藏族的先民,是原始苯都的信仰者。尽管后来佛教战胜了苯教,而今天的当地藏民信仰的是既不同于印度佛教,又有别于中原佛教的藏传佛教。在当今一年一度的扎如寺麻孜会上,令人依然戴着法王、鬼怪仙人、保护神等苯教的面具跳神,降服驱邪镇魔。这些面具有的巨齿獠牙,披头散发;有的三目圆睁,眉似火焰;有的头顶骷髅,狰狞丑陋,它们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内涵,表现出一种怪诞美与震撼人心的精神力度。
在扎如寺及村庄道旁,人们还可看到一排排高矮参差的旗帜,如同一条条彩龙,随风翻卷,蔚为壮观。这些经幡,是以长数丈的红、白、黄等色的布料或绸缎,印上经文,竖挂在旗杆上。据资料记载,远在吐蕃王朝鼎盛时期,征战不断,干戈边年。每逢征战之后,统治者为了奖励功臣,钦赐勇士,激励斗志,除了赏给金银珠宝、美女佳肴、牛羊丝匹之外,还要赠给哈达,以示荣耀。而世界大战勇士们则往往把所赠哈达,高悬在帐房四周,以荣显门庭。后来,为了取得佛教在藏族地区至高至尊的地位,教徒们借用藏族同胞这种早为大家所接受的开工,宣扬宗教。宣称只要在布帛上印上经文,高高挂在房外,昭示日月,代行念经,就可达到修筑各行,隐恶扬善,忏悔罪孽的目的。这种手段,使藏族同胞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带给他们些许安慰。他们希望以此获得上苍给予的温煦阳光、和暧春风、滋润雨露、肥壮牛羊……所以,藏胞们在寺庙及房前屋后悬挂经幡的习俗,淬至今,历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