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云:“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正值“中伏”期间,是一年中“上蒸下煮”“湿热交蒸”到达极点的时节。所谓“大暑前后,热死泥鳅”、“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人体排汗多,消耗大,哪怕不生病,身体也会显得比较“虚”。因此,大暑期间应多吃一些既可以清热消暑、生津开胃,又能补养身体的食物。下面就来为大家推荐几种适合大暑节气吃的美食。
大暑中伏齐来到,9种食物要多吃,顺利过苦夏
1、莲子
莲子“享清芳之气,得稼墙之味,乃脾之果也”,自古以来就是公认的老少皆宜的鲜美滋补品,素有“莲参”之称。历代达官贵人常吃的“大补三元汤”,其中一元就是莲子。古今盛宴上,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如莲子肉、莲子汤或干蒸莲子等。
《玉楸药解》中记载:“莲子甘平,甚益脾胃”。夏天温度高,天气炎热,很多朋友贪凉爱吃生冷食物,导致脾胃功能较弱,使得人们常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感。这个时候如果适当吃些莲子,对脾胃很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2、鸭肉
俗语有“大暑老鸭胜补药”,这句话简明的表述了鸭肉最适宜在夏季食用。夏季新陈代谢快,人体消耗也较大,而鸭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含量为16%—20%,比猪肉高了3%-7%,而且鸭肉的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猪肉更低,经过烹饪以后,鸭肉并不会像猪肉、鸡肉那样显得较为肥腻,口感更清爽。可以说鸭肉不仅营养上适合夏季食用,口感上是非常适合夏季。
另外,夏季容易上火,鸭肉性寒味甘咸,夏季食用鸭肉不仅能滋阴健脾,补阴虚脾虚,还不会导致上火。
3、仙草
仙草,也叫仙人草、凉粉草,主要生长在台湾、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在夏天,人们可以用它制作出冰冰凉凉的消暑圣品,既可以生津止渴,还能清热消暑。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大暑吃仙草的习俗,更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说法。
4、苦味食物
中医认为苦味对应的是人体的心脏,夏季心火旺盛,吃些苦味食物能够降心火,并且苦味食物算阴,可以调节夏季的阳热。而现代的研究发现,苦味食物一般都有着预防暑热,促进食欲,缓解疲劳,助消化的功效,所以夏季是一个特别适宜吃苦味食物的季节。常见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菜、莴笋、苦菊、萝卜缨、莲子芯、芥蓝等。
需要注意的是,苦味食物大多是寒凉之品,具有清泻作用,虽能让你远离上火,但如果吃太多或者长期食用,容易使脾胃受损,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
5、豆类
我国民间有“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夏吃豆,胜吃肉”的说法。暑伏天出汗多,大量排汗流失的不仅是水分,一些水溶性维生素和钾、钙、铁、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也会随汗液排出体外。豆类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比谷类高出很多,并且富含钙、磷、铁、钾、镁等矿物质,是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食物,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因此,夏天适当喝一些豆汤即可补充因流汗损失掉的营养素。
6、西红柿
西红柿果实汁饱肉肥,酸甜多汁,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大量酸性物质,它们可以刺激唾液、胃酸分泌,促进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效。此外,夏季紫外线照射较强,经常在室外活动的人很容易被晒伤,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它可以有效减少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防止晒伤。
7、生姜
民间一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等说法。夏季虽然天气炎热,但雨水多,人们又爱贪凉,吃冷饮、生冷瓜果,吹空调,身体呈“外热内寒”的状态,很容易出现脾胃虚冷、腹泻等症状。而生姜性热,味辛,有解表发汗、活血驱寒的功效,盛夏时节喝点姜汤,或者做菜放些生姜可以起到祛湿散寒、开胃止泻、消毒杀菌的作用。
8、苋菜
民间有“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的说法。苋菜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的钙含量比同等重量的牛奶还高,并且还含有可以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K。另外,夏季炎热,容易让人上火,体热加重,而食用苋菜可以清热解毒,能够有效的帮助抗菌、消炎、消肿,适用于急性肠胃炎,还能辅助治疗细菌性痢疾。
9、冬瓜
进入三伏天,燥热缺水的症状越来越明显,除了喝水外,还应该多吃新鲜蔬菜,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而冬瓜里的水分含量高达96%,在炎热的夏天,多吃冬瓜,可以及时补充机体的水分。此外,人体出汗多,体内的钾元素也会随汗液排出体外,而冬瓜是典型的高钾低钠蔬菜,夏季常吃可以为身体补充因排汗流失的钾,防止中暑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