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击2》又名《白夜破晓》,在观众的期待下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第一部电影的成功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这部悬疑剧虽然成本不高,但却成为一匹“黑马”,吸引了大量粉丝。他们要求尽快推出第二部,充分体现了这个IP的强大影响力。
所以,备受关注回归的第二部,有自己的人气和流量,商业合作自然不成问题。
相反,《黎明》的广告赞助商比第一部多了好几倍。几乎每集都会出现广告。有网友调侃:“这是节目里植入广告了吗?”
从商业角度来看,热播剧中投放广告很正常,但过度使用会影响观众体验,得不偿失。
论无良广告植入,这部新剧无可比拟,口碑也因此受到影响。
01 广告无处不在
本以为《黎明》这样的悬疑刑侦剧不会有太多广告商的空间,但事实上,只要你想放置,到处都是广告位。
最明显的就是广告插播。观众只看了十几分钟的剧情,突然切换到了“小剧场”。
没错,为了宣传品牌,潘粤明还单独拍摄了一部小剧场,一人分饰两角。外貌与剧中人物一模一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就是故事的内容呢。
然而,在观众兴致勃勃地看电影时跳到广告,不仅让人突然走神,而且极大影响追剧的心情。后面的剧情可能就无法沉浸了。
另外,还有一些广告弹窗,大大降低了观看体验。大概是因为不打断剧情,节目的弹窗才接二连三地出现。关闭它们后不久,就会弹出另一个弹出窗口。我差点以为我点击了什么东西。糟糕的网站。
这是我第一次因为国产剧的弹窗而烦恼。
另外,剧中也会嵌入剧情,迫不及待地将品牌的标志直接放在镜头前。
比如关宏宇去弟弟家吃饭的时候,桌子上有一排罐啤酒。明亮的颜色与图片整体的暗色调不匹配。
但为了做广告,我只好凑合拍戏。男主只好摆姿势喝了几口,还加了几句广告语。
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单独拍一个广告视频吧。有必要这么直白吗?
谁会一边吃米饭和家常菜一边喝啤酒呢?
关键是弟弟越喝越瘦,哥哥不喝越胖。这个情节对导演来说合理吗?
审讯室里还有明显的植入物。使用某品牌矿泉水,凸显犯罪嫌疑人的嚣张气焰和嚣张气焰。
因为他居然故意闹事,让警察给他喝水、吃饭。
不过仔细想想,这里的剧情还是刻意植入的。
还有,警察开会的时候,桌子上摆满了“星鹏特饮”,瓶子还得对着镜头家常菜的广告词,仿佛抢镜了。太刻意了。
事实上,这里本来可以更自然。毕竟熬夜办案子喝点清凉饮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金融家爸爸”用力过猛,无法一下子分清轻重缓急,难免让人心里不舒服。
另外,在关宏峰主动向关宏宇坦白道歉的场景中,当他打开抽屉拿出证据时,在众多光秃秃的、没有装饰的盒子里,有一种颇为突兀的存在感——
创可贴。
包装盒上的品牌名称也被摄像头清晰捕捉到。随后,关洪峰将其拿到桌子上,特意对着镜头放置。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这个盒子与其他道具不同,因为它散发着“金融爸爸”的光芒,对吧?
还有周叔同在火车上吃方便面的场景。一举一动都带有广告的痕迹。可见这部剧植入不少,但手法并不高明。
这种不顾观众死活的植入,也彻底令人心寒。要知道,观众并不是等了7年才看到这个广告的。难怪第二部的反响远不如第一部。
02 缺乏诚意
《白夜》之所以脱颖而出,是因为观众在剧中看到了主创们的诚意。第二部分显然不同。大量植入似乎将观众视为“韭菜”,甚至出现“连户”随意入侵的情况。
最让观众劝阻的角色是费启明饰演的男法医高俊然。他的出现导致吕小林饰演的女法医高亚男在这部剧中几乎没有戏份。
如果费启明的表演还可以的话,观众或许还能接受,但他的表演却不像机器人那么聪明家常菜的广告词,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气,完全缺乏高亚男那种知性、理性、职业的魅力。
“相连户”的加入,只会让该剧的口碑一落千丈。比如《胡同人》中范丞丞的表演就是一个教训。希望以后的国产剧能够避免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缺陷,那就是第二部的剧情和人物似乎过于知性了。关宏宇在之前的影片中绝对没有那么“鲁莽”,而他现在的表现让周围的人开始发现了不对劲。
如果是第一部的话,以他现在的表现,连两集都坚持不了。当一部剧失去了诚意,自然就无法赢得观众的口碑。
03 结论
《黎明》采取了一切可能的预防措施,但还是没能防范“续集魔咒”。这也是节目自身失误造成的结果。在看到IP火了之后,他们不顾自己的口碑,在剧情中加入了各种广告植入,严重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这不是你割韭菜的方式。你真以为观众很容易被忽悠吗?还有重要人物被替换的事情,这在国产剧续集中也很常见。但目前观众对“连户”的态度过于敏感,费启明的表现也未能达到预期,自然成为众矢之的。后续剧情能否更给力一些,以免进一步让观众失望?那么你觉得这部剧的广告太多了吗?
标签:广告生硬=《白夜追击者2》不能接受直接面向观众的广告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