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仁和”鼓文化展示馆
台湾新北市有一家很有名气的老字号鼓店——“响仁和”,它不仅有作坊,还有一个鼓文化展示馆。日前,笔者一行在赴台期间有幸走访了这家老字号鼓店。
这家鼓店临街,进店时几位工人师傅正在忙着做鼓。老板娘很和善地接待了我们,并回答了我们的相关提问。她说做鼓有许多讲究,不同用途的鼓有不同的加工技法。笔者指着店里的一面鼓问其价格时,老板娘说是一两万台币(相当于人民币四五千元)。当她得知笔者来自北京后,兴奋地说,她和丈夫曾经与汉唐乐府表演团体一道应邀到北京故宫演出过。接着,她找来了正在后面忙活的老板王锡坤,此人一看就是一位忠厚长者。一见面,王锡坤便热情地带我们到隔壁的鼓文化展示馆参观,给我们介绍了有关鼓的制作工艺和他的特色收藏。
这家鼓文化展示馆创建于2001年,内部收藏以“响仁和”制作的鼓为主,兼有来自非洲、泰国、韩国,以及我国西藏、广西等地的各色鼓类。王锡坤收藏了多面铜鼓,铜鼓上的纹饰十分精妙,他说每当看到这些东西,都会惭愧自己不如古人。正是这样的比较让王锡坤常怀敬畏之心,在敬畏中精心制作着每一件作品,在敬畏中传承创新着鼓艺。但他并不认为前人的东西一定要完全照搬,他说老师讲的不一定都对,学艺要有体悟。他在传承父业时,也有许多新的想法与实践。他给我们介绍了他的一些创意作品,如陶瓮形的皮鼓、铁壁皮鼓等,有一件以手形鼓架衬托的青瓷纹样的皮鼓,特别引人注目。
我们在鼓文化馆内与王锡坤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访谈。从他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了“响仁和”字号的来历。“响仁和”是王锡坤的父亲王阿涂(1907—1973)创立的。阿涂原名王桂枝,因为名字有些女性化,人们习惯以阿涂称之。阿涂世居新庄,他的父亲是一名私塾教师,希望儿子能成为温文尔雅的读书人,但阿涂对读书没有兴趣,倒是对新庄地区的各种民间艺术兴趣盎然,经常躲到码头去欣赏各种演出。当时新庄是一个繁华的码头,有各种民艺活动,在一个巷子内曾经有9个北管布袋戏班,号称布袋戏巢、戏窟、戏馆巷。不爱上学的王阿涂在这里找到了快乐,逐渐也能演一演布袋戏,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吹唢呐,常常在后台给布袋戏伴奏。王阿涂在生活中发现新庄各色庙会、民艺都少不了鼓乐,鼓是一个重要的道具,因此他逐渐迷上了鼓的制作。1929年,他在新庄碧江街上开了“响仁和”吹鼓厂,专门制作皮鼓与唢呐。“响仁和”这一名称据说来源于佛经中的一句话:“佛响仁和,弃恶扬善。”在王阿涂的努力下,“响仁和”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北台湾的著名字号,台北地区的许多寺庙都有王阿涂做的鼓。
王阿涂特别注意传统技艺的更新,曾创造性地用千斤顶代替人工压紧鼓腔。王阿涂虽然自己爱好做鼓,但过去手艺人的地位毕竟不高,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学艺。但在父亲阿涂突然去世之后,王锡坤不愿意父亲创立的鼓厂与鼓艺从此销声匿迹,于是放下学业,从头学艺。在历经艰辛之后,王锡坤不仅保有了“响仁和”的声誉,而且有继续推进的创新。
每当王锡坤跟我们说起鼓的时候,总是充满深情。他告诉我们,鼓有个性,虽然鼓皮一般都是用水牛皮,但并不是千鼓一面,在鼓材的选用与加工过程中,他要严格根据鼓的用途与自然环境来制作鼓。因为不同的使用环境对鼓的声音与鼓皮膨胀系数的要求也不同。表演用的鼓,声音要高亢激越;寺庙用的鼓,声音要浑厚深沉。另外,空气的湿度、温度对鼓皮鼓壁木材特性的要求也不一样。王锡坤说,鼓加工制作的成败关键在细节,对细节处理得越仔细,越能体现鼓的效用。他不断地给我们敲击各种式样的鼓,让我们听声音,以辨别其中细微的差别。在一次敲鼓之后,他说“这是70”,果真在测音仪表上显示的是70分贝,可见他对声音的感觉已经非常精准。
王锡坤对每一面鼓的制作都非常认真,凡事亲力亲为。他不愿为利润随意制作产品,最近一些地方搞大型活动,要他在短期内生产上千只鼓,他没有接受,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作品不是一次性消费,一般都会使用较长时间,这样才会有价值,也不会浪费材料。
为了提高鼓的美学价值,他开始重视鼓壁的美饰。现在是用有色棉纸增强鼓壁的色彩与质感,但他认为不能持久,用生漆涂饰效果更佳,因为时间越久生漆越有光彩。他为了学习上漆技术,虽已年届花甲,却坚持每周六下午从工厂下班后,直接乘高铁到台中,再换公共汽车到一个漆艺技术研究所学习,现在他已经掌握漆画技术。如今他的儿子已在学艺,也还有几个徒弟,但他还不能放手,关键技术还得亲自上阵,很辛苦。
笔者偶然间还看到,鼓店里有的鼓已经装上集装箱,王锡坤说那是运往菲律宾的。据说,“响仁和”的鼓已成为新庄的文化代表,每年这里都要举办鼓艺文化节。王锡坤的时间很宝贵,却与素不相识的我们谈了几个小时的“鼓事”,从他身上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职业、责任与使命,他追求的不仅仅是鼓的商业价值,而是对鼓艺倾注着毕生的热情,这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临走时,王锡坤送笔者一个《新庄鼓,响仁和》的光盘,光盘的出品人是新庄市长许炳昆,光盘封套上写着“让世界听见新庄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