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渔女“逃婚”又结婚
电白古代沿海一带的渔民生活贫苦,并长期受陆上居民的歧视和排斥,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只能在同行业内通婚,婚嫁习俗要经历躲嫁、逃婚、接亲三个程序。
渔民的女儿从小就在家庭中担负着与男性不相上下的捕鱼、采珠、织网等劳动,因长年的日晒雨淋皮肤黝黑,只有在结婚前一个月才可以呆在岸边搭建的高脚楼上裁缝新衣裙、绣新鞋、缝新被,籍此使肤色变白。渔民爱用农历年前的日子结婚,当时有句民谚:“讨个老婆来压年,明年出海人兴旺”流传至今。到结婚那天新娘要穿上新的大红衣裙,上衣前襟绣一朵莲花、裙子下摆绣三条鲤鱼和两朵莲花,寓意六六大顺。腰部系银链,链的两端各有一块印着鲤鱼和莲花图案的银牌垂在腰后,头上戴的红头巾正中处绣一朵莲花,全身上下总共有九个图案,寓意长久团圆,一生有余(即使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一条新头巾,将九个图案全部绣在上面)。
出嫁时新娘的亲友送金银首饰新娘要全部戴在身上,戴得越多以后在夫家的地位就越重要。在卯时,即当日的早上5点至7点由新郎请一名夫、子双全的妇人当媒婆,背新娘跑到新郎家的船上。当晚新娘要机智地躲过婆家人的注意偷跑回娘家的船上,不得超过戌时(戍时属鸡,相传鸡咀尖,会啄断姻缘、鸡爪会抓散丁和财),这仪式是为了表示新娘对娘家的留恋。与此同时,新郎要带领一群接亲的亲友抬酒拿肉、捧着鲜鱼大虾紧跟其后,来到丈母娘的船上请早就聚齐的亲友们通宵地喝酒吃肉,直至第二天的卯时,媒婆再次背上新娘跑回新郎家的船上。此时新娘要头裹头巾,眼不可见天日、脚不可沾地气(若违例者则会被人认为命歹运衰,刑夫克子,不得善终)。直至完成这一套程序新娘才算是真正的接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