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
抖音

快手
快手

微博
微博

千年帝都牡丹情

文档

千年帝都牡丹情

据介绍,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洛阳花会现已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2011年4月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将第一次作为全国性质的文化活动而举办。历史上,古都洛阳的牡丹最多、最好,自隋唐以来,城都或乡间的赏花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中观赏形式——牡丹花会。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随着历史的变迁,洛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洛阳人春季赏牡丹的习惯却始终没有改变。1982年洛阳举办了第一届正式的洛阳花会以后,洛阳花会已走过了28个年头,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完善,花会逐步地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推荐度:
导读据介绍,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洛阳花会现已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2011年4月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将第一次作为全国性质的文化活动而举办。历史上,古都洛阳的牡丹最多、最好,自隋唐以来,城都或乡间的赏花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中观赏形式——牡丹花会。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随着历史的变迁,洛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洛阳人春季赏牡丹的习惯却始终没有改变。1982年洛阳举办了第一届正式的洛阳花会以后,洛阳花会已走过了28个年头,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完善,花会逐步地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中国,有一种花被称为“国花”,她就是牡丹;在中国,有一个城市以牡丹闻名,她就是洛阳。牡丹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泱泱大国之风范,有人曾这样赞美她“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为更好地宣传牡丹文化,打造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新亮点,日前,洛阳市政府特别邀请我国一级美术设计师毕启亮、国家一级作曲家兼演奏家卞留念、央视名导李春来等专家,在北京召开了“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专家研讨会。

据介绍,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洛阳花会现已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2011年4月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将第一次作为全国性质的文化活动而举办。

历史上,古都洛阳的牡丹最多、最好,自隋唐以来,城都或乡间的赏花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中观赏形式——牡丹花会。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随着历史的变迁,洛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洛阳人春季赏牡丹的习惯却始终没有改变。1982年洛阳举办了第一届正式的洛阳花会以后,洛阳花会已走过了28个年头,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完善,花会逐步地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中国是牡丹的故乡,而洛阳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自夏商周开始,共有13个王朝建都那里,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就留下了传世佳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在这千年帝都中,牡丹自古就与之有着不解之缘。自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建都洛阳并辟西苑,派人将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种植在西苑中开始,牡丹便在洛阳扎下根来,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洛阳人爱牡丹,早在《隋志·素问篇》中就有记载:“清明次五日,牡丹华”,描述了隋朝洛阳人赏花场面。北宋中期,洛阳人植牡丹、赏牡丹达到空前。司马光曾用诗将洛阳繁荣景象加以描写:“洛阳春日取繁荣,红绿丛中下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鄞江周氏的《洛阳牡丹记》中也有记载:“姚黄……故洛人贵之,号为花王。城中每岁不过开三数朵,都人士女,必倾城往观,乡人扶老携幼,不远千里,其为时所贵重如此。”这是对当时人们酷爱牡丹的真实写照。

洛阳人喜谈牡丹,喜画牡丹,喜写牡丹,从而,出现了许多植牡丹能手,画牡丹的画家,写牡丹的科普作家,培育盆景牡丹的盆景家,以及拍牡丹的摄影家等等,总之,洛阳人民的生活与牡丹密切相关。在洛阳,牡丹是他们的市花,牡丹仙子是他们的吉祥物,无论何处,你总能发现牡丹的影子。那里还有一个以画牡丹闻名的村落——平乐村,村里人人都会画牡丹,人人都爱画牡丹,毫不夸张地说,牡丹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洛阳,牡丹遍布全城园林景点、街头花坛、机关庭院和城郊园圃。花开时节,登上飞机,从天上俯瞰,全城真可谓牡丹花的海洋了。

文档

千年帝都牡丹情

据介绍,经国家文化部批准,洛阳花会现已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2011年4月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将第一次作为全国性质的文化活动而举办。历史上,古都洛阳的牡丹最多、最好,自隋唐以来,城都或乡间的赏花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中观赏形式——牡丹花会。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随着历史的变迁,洛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洛阳人春季赏牡丹的习惯却始终没有改变。1982年洛阳举办了第一届正式的洛阳花会以后,洛阳花会已走过了28个年头,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完善,花会逐步地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推荐度:
为你推荐
资讯专栏
热门视频
相关推荐
"禳词"陋习种种 老北京的儿时玩乐 牛郎织女故乡行 慰藉亡灵孤魂的盛节 女红的幽远与美丽 中秋玩新意 一个被埋没的非著名旅行家 泰国“祈月节” 月饼柚子不能少 中秋团圆文化的潜力 中国汉族的各地中秋民俗 月光下的祭祀 专属于女性的中秋拜月 中国古代月亮的别称 吴刚折桂的传说 中秋时节话团圆 寄托情思的最佳载体 朱元璋起义与月饼的传说 月亮与诗词 最钟情的意象 白茶之白 觉木隆藏戏的前世今生 乾隆爷的御赐地方名吃“金边扣焖儿” 苏州绣娘如何闯过著作权雷区 老手艺遇到新问题 北京的虫趣 "大寮嵌瓷"薪火相传 中国民间建筑工艺走向海外 藏戏表演精彩夺人眼球 挥之不去的老北京儿歌 民俗遗产濒危 天下门神出陕西 经典的村庄 剧团同台献艺 中国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开幕 踏访京西古道 元宵是闹出来的 老北京为何不戒烟 东北大车店 才溪小镇书写新传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