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刘岩
武汉大学地球物理专家张双喜教授团队,最近公布了一个有关青藏高原运动的最新研究成果。而近日,张双喜教授也接受了媒体访问。
中学课本告诉我们,“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且处于不断形变中。从李四光那个时代开始,这里就成为地质学家观察地球演变的热点地区。
张双喜介绍,人们很少关注到,中国大陆的西部边界受控于青藏高原的形变,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而现代测绘技术,能精确记录这种不易察觉的变化,精确度达到毫米级。
据张双喜介绍,青藏高原在印度板块向北挤压的作用下,具有整体向北和向东运动的趋势。
尽管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每年仅移动十几到几十毫米,短时间内不会使中国板块产生大的变化,但对于中国西部3900公里长的边界线来说,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张双喜的团队通过对中国与尼泊尔、中国与印度、中国与不丹边界附近GPS测站地壳水平运动速率的统计分析,估算了1991年到1999年间西部边境地区的形变面积。据估算,中国西部边界线向内缩,致国土面积减少了0.37平方公里。
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其形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划定边界线时的地物地貌,改变标明边界线的参考点原有位置。
“这些变化,会为我国西部已划定和未划定的边界稳定带来潜在的不确定因素。”张双喜介绍,中国与不丹、印度之间的边界至今均未正式划定。据推算,过去几十年间,由于地壳运动而导致我国在这两条边界线附近的国土面积损失在1平方公里左右,约两个解放公园(0.46平方公里)的面积。
张双喜介绍,青藏高原资源富集,伴随附近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等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每一寸土地都很重要,“因自然地理因素造成国家领土变更及资源与能源的变化,应引起高度关注”。
“遥感测绘地理技术,看似浮在空中,或隐在地下,不好捉摸,但一旦与具体领域跨界结合,就能发挥巨大威力。”张双喜介绍,这项成果的第二完成人、武大测绘学院博士生张晨,硕士阶段在武大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攻读,完成了青藏高原形变对中国西部边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基于现代测绘技术,实现了“国际关系研究,不再仅限想出来、辩出来,还能‘算’出来”,这是全新的视野。
青藏高原在印度板块向北挤压的作用下,具有整体向北和向东运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