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络上曾流传一篇名叫《一朝惊觉春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的长文,讲述了一位女博士后的一段人生故事,特别是其与中央某局长的某种纠葛,读来让人甚是唏嘘!而最新的消息,长文中所提到的那位局长,也就是中央编译局的衣俊卿局长被免职,理由是“生活作风问题,不适合继续在现岗位工作”。
如此看来,衣俊卿局长所谓的“生活作风问题”,至少包括了其与那位女博士后的纠葛。但衣局长所做的不道德、违纪、违法的事,究竟是仅及于此,还是又有其他?对他的处理,究竟是止于免职,还是又有其他,相关部门的处理,皆算不上明确!坦白说,如此结果,除了留给世人更多的猜疑、不满,并不能带来其他。但有意思的是,《环球时报》最新刊发的一篇文章,竟然能从中读出“严格吏治”的明确信号,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首先,衣局长会出现“生活作风问题”,再次说明:靠所谓的思想、主义,或者是道德之类的东西,来约束官员的行为,差不多是与虎谋皮,其结果也只能是徒劳无功。理由很简单,不管是教育背景,还是专业方向,乃至其职务范围、所获得的成就,衣局长都不应该是出现“生活作风问题”的人!但现实却很讽刺,最冠冕的衣局长也完全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并出了“生活作风问题”,那其他人呢?也就可想而知了!
衣局长的故事应当让更多的人警醒,依靠道德等的制约,是无法约束权力的,而权力一旦不受制约,就必然腐败。所以,对于反腐,对于规范、约束权力,还是尽快回到制度层面上来!
其次,衣局长之所以被免职,当然是咎由自取。但问题是,若不是那位女博士后的那篇长文,若不是网络上的无数声音,此刻的衣局长恐怕还是正襟危坐地在台上,义正词严地向他人讲解那些伟大理论吧!换句话说,我们的反腐部门在哪里?你们的工作在哪里?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反腐故事越多,越凸显相关职能部门的无所作为!反腐靠网络、小三、二奶,岂不悲乎?
第三、衣局长是被免职了,但“免职”一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处分。现职官员若是被调离其他工作岗位,也是要先对其“免职”。许多问题官员被“免职”后,休息一段时间后,还可以在其他工作岗位上复出。所以,相关部门若是真的认为衣局长有违法、违纪问题,那就应该公开相关问题的详情,并依法、依规对其进行明确的处理,而不是含混其次地“被免职”!否则的话,这样的处理,非但无法让人确信这是真正地反腐,相反,会让更多的人确信这是在和稀泥,而所谓的反腐,不过是官场内部的彼此勾兑……
套用《环球时报》文中的一段话,“或许是过去做官的好处太多了,物极必反,中国互联网一出来,仇官的劲头甚至超过仇富。”笔者以为:或许是过去做官做的太容易了,物极必反,中国互联网一出来,民众的智慧就远远超过了官员的智慧,当别人是傻子,实际上正凸显自己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