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时代编辑部@维林
迷失在光影中,寻找虚幻的可能。
炎炎夏日,随月老师看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减肥”。
仔细想想,“瘦就是美”这句话每天都在我们身边流传。
在等待轻轨时,广告中的纸片人跳了起来说:“女人,一定要有A4腰。”
“A4腰”活动
走在路上,无数传单纷至沓来,就是要你:“学学健身游泳。”
减肥中心广告
打开电视后,各路男团明星流泪分享减肥经:“燃烧我的卡路里。”
无处不在的女明星瘦身法
就像传经一样,他们自己倡导,“瘦了,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然而,美真的只有一种吗?
最近有一部中国电影《大饥荒》,我低声拒绝了。
讲述了一个大码女人为了减肥禁食剖腹,但屡屡失败,最后迷上的故事。
直白呈现了社会对瘦子的偏见,揭开了“为你好”背后的虚伪。
它举起拳头,对着这些“完美胖子”大骂:去他妈的好人,我要是不快乐,我要快乐到什么地步呢?
胖了会被歧视?
《大饥荒》的女主这样的角色相信很多人都见过。
阿娟,30岁,在父亲开办的幼儿园(又称小饭桌)做糕点师。
单身,喜欢吃零食,能和同学打成一片,生活积极向上。
从性格上看,他是一个活泼阳光的好青年。
但是这样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在生活中却从来没有受到过多少善意。
因为她的体重有210斤,是他口中的“胖子”。
在课堂上,小同学们都叫她“大恐龙老师”,还开玩笑说她越做饭越胖,嫁不出去。
在公交车上,如果给奶奶让座,就会有人说:“小姐,您坐吧。”
在球场上,如果你好心为一个高中生捡球,你会被称为“死胖子”。
你可能会问,这哪里来的恶意,阿娟不明白吗?
她明白,她只是不想改变。
她知法守法,工作兢兢业业,孝顺父母,爱护长辈。
她没有妨碍到任何人,凭什么要改变自己? 就因为胖?
活了30年,阿娟还是不想理会“胖”这件事。
往年,面对这种偏见,她是这样应对的↓
她沉迷于自己的厨艺,不断更新菜品。
只要小学生吃的开心,她就能得到无限的满足和成就感。
直到三天后,邻居的父亲这样对她之后,阿娟的价值观才开始动摇。
事情是这样的。
这三天,阿娟恢复了正常的工作。
门口慈祥可亲的父亲忽然退了下来。
他抚摸亲吻阿娟,并企图强奸她。 摸了摸,她说:“我们阿娟越来越漂亮了,你怎么没有男同学,你一定很寂寞,让高博教教你吧。”
年过半百的父亲太低估自己了。
阿娟210斤的体重可不是白来的。
她勇敢地挣扎了几下,只见父亲“啊”了一声从过道滚进了诊所。
心地善良的父亲,秒变人面兽心的脏男人。
一旁的阿娟还在震惊中。
姐姐的丈夫连忙跑回来,一口咬定是阿娟调戏儿子。
“我儿子又不是瞎子,他怎么可能碰你,我儿子怎么会爱上这些皮包骨头的人。” 邻居的话,字字如刺,句句如刀,刺向阿娟厚厚善良的心。
影片用阿娟的经历无情地诠释了一个“胖子”遭遇的偏见和无奈。
因为这件事,阿娟看到了人性的黑暗和丑陋。 以前每晚客客气气的邻居们早就看不起我了。
阿娟第一次有了改变自己的念头。
她心想,只要减肥,偏见就会消失吗? 歧视会消失吗?
巧合的是,前几天,阿娟的妈妈给她报了一个减肥班。
她要去试一试,说不定能得到新的生活。 但现实是噩梦的开始。
减肥也可以疯狂
编剧把阿娟第一次进育肥中心的戏份处理得非常愉快。
展示了所有的常用套路。
比如在头等舱,说话严厉的永远是无私的教练。
教练先端一盘1公斤的脂肪,注意学员身上有多少块这样的脂肪,会让你退缩。
之后不断抛出灵魂疑惑:“为什么要减肥?你们有多少人是因为颜值高估了自己?”
接下来,开始强化“外在美”比“内在美”更重要的观念。
看看他的说辞,是不是觉得很眼熟?
内在美固然重要,但在忙碌的社会中,谁有资格要求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去发掘自己的内在美呢?
从现在开始,和我一起踏踏实实地开始新的生活,成为更完美的自己。
不得不说,听了阿娟的话,还是挺顽强的。
低油低盐饮食,配合运动,一个都不会减。
但片中减肥机构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上课那么简单。
没过多久,阿娟就被带到了一间小屋里,听着工作人员热情的解释:“在我们这里,大部分学生都会用到我们的产品。”
工作人员见阿娟不为所动后指出,使用产品可以成为更完美的自己。
《大饥荒》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加“美化”滤镜,直面减肥的艰辛。
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有的人减肥快,有的人减肥慢,有的人减肥效果好。
和阿娟一样,明明食欲不振,坚持拼命运动,但还是胖了1.2公斤。
阿娟仔细回忆,要说出格的行为,就是她上周喝了一瓶可乐,还是低脂的。
你问我为什么又胖了,我说实话,大家不应该给我解释一下吗?
心地善良的阿娟再次落入陌生人的圈套。
对于体重增加,瘦身中心没有审查减肥计划和是否需要调整运动强度。 相反,它只专注于宣传产品,甚至建议她进行胃减容放疗。
总而言之,瘦身中心的心态是,长胖是你的责任,与我们无关。 要想一步到位,就得不断地花钱。
压死阿娟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快递小哥吴浩仁,看上去是个很阳光的大姑娘。
当阿娟被对门奶奶骂“死皮包骨”时,他依然站出来维护她。
快递小哥吴浩
几经交谈,得知弟弟之前也长胖了,不过后来成功减肥,成为了阿娟的励志偶像。
直到三天后,阿娟才和弟弟一起吃完饭。
转头一看,原来自己是在洗肚子。 他的手上,常年洗胃留下的牙印。
原来减肥励志小王子也是假的。
这彻底击垮了阿娟的心理防线。
阿娟义无反顾地躺在放疗台上,接受了缩胃放疗。
但是她真的变得幸福了节食加运动减肥法,幸福了吗?
由于进食不足,她开始精神萎靡,做事无力。
不久之后,放疗的后遗症让她失去了嗅觉。
还记得阿娟最擅长的是什么吗? 在烹饪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但是减肥让她连最好的事情都做不了。
在中学的集体活动中,我看着客人把她做的菜全扔掉了。
一个糕点师的自尊就这样被磨灭了。
故事的最后,精神恍惚的阿娟一脸疲惫的砸开了减肥中心的门。
她盯着海报上的“完美男神”。
幻境中,与她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战斗。
阿娟挥舞着拳头,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了那句话:“去你的,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我连幸福都失去了,我怎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注意到了吗? 在电影中,没有人坚持做自己。
阿娟的父亲为事业打拼,就是为了他口中的“好身材、完美女人、女强人”。
她连阿娟对孩子的爱和理解都没有。
快递小哥的减肥是向世俗妥协的象征。
有一场戏,让随月先生印象非常深刻。
弟弟和阿娟原本是互相喜欢的。
有一次,阿娟在饭店里偶然认识了弟弟。
几个女生凑上来开始起哄:“谁啊?你的女同事?胃口好大啊。”
弟弟为了面子,主动公开了关系,硬是回道:“笨蛋,怎么可能,我只是个客人。”
那些在阿娟的人生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在最困难的时候,她只会泼热水,冷言冷语,不理人情,让阿娟心灰意冷,痴心不改。
阿娟终于明白什么是美了吗?
不必要。
但至少她知道活出自己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仔细想想,《大饥荒》其实是为边缘群体发声。
快递小哥和阿娟都因为“太胖不够漂亮”而被激怒和误解。
肥胖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在工作中受到歧视,在交友时受到偏见。
电影用阿娟“杀死”完美男神的夸张手法,给现实以沉重打击。
哪些漂亮? 大家一起刷牙签腿是不是很美?
前段时间,好莱坞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获得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的奥卡菲娜,因“没有大嘴巴和高鼻子”,被网友批评为“尖嘴猴腮”。
伊丽莎白·莫斯因出演《隐形人》一跃成为收视女王,因“不够瘦不够白”被骂为“肥猪”。
梅,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自私偏执了?
是脂肪影响美观吗? 还是胖得不符合别人的期待,不够完美?
饰演阿娟的艺人蔡佳音也有过和阿娟一样的生活。
有一段时间,她恨自己,因为她觉得“身体好像是一种种姓制度,人越胖越低级节食加运动减肥法,越不堪忍受”。
蔡家印
因此,她曾努力减肥,获得世人认可,但曾听说渡边直美虽然比其他演员大一码,但依旧充满正能量,在舞台上又唱又跳,满满的活力,给她带来了很大的鼓舞,从此我走出了因为身材而胆小的阴霾。
从这个角度看,《大饥荒》不仅仅是一个减肥的故事,更是对全社会的宣言。
如果它“漂亮”,就必须迫使别人接受同样的标准,甚至不惜让别人稍显虚弱。 美丽的意义是什么?
《大饥荒》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编剧谢佩茹的真实经历。
中学时,她是一个受人歧视的胖男孩。 她曾一次吞下5块披萨,被称为“死肥猪”。
她拍《大饥荒》讨论肥胖,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境:
中国社会喜欢用形体来祝福别人。 在成为一个人之前,你的体型是第一位的。 肯定有一部分人认为瘦子不勤奋、懒惰、不认真,但毕竟胖的原因很多,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是外人的事。
谢佩茹
编剧谢佩茹曾经是一个学习不好的女儿,考试得了零分。
启发我走上编剧道路的电影是1993年播出的《霸王别姬》,电影的内容让她很吃惊。
这也是为什么,《大饥荒》中隐藏着一条支线,讲的是小女孩在异装中的“性别认同”。
只可惜在电影推出后,这条支线被彻底删掉了。
大致内容讲的是阿娟发现班上有个喜欢男装的女生林小雨,并帮助他认清自己,不被刻板印象的过程。
剪掉这条线对主线影响不大,但在社会层面缩小了它的形象和呼喊。 林晓宇的背后隐藏着编剧对LGBTQ群体的心痛。
我们不会详细说明删除的原因。 只能说,林小雨+阿娟+快递哥就是《大饥荒》的完整闭环。
片中有句台词叫“改变世界太难,改变自己更快”。
在编剧谢佩如看来,确实是这样。
但《大饥荒》想要传达的改变,并不是一味地讨好你,要显得一模一样。
相反,它鼓励每个人都与标准化的刻板印象作斗争,“无论你的身材、身材或性取向如何,都要做最好的自己。”
-结尾-
过去的特色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