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育龄妇女生育年龄的推迟以及新一胎政策的开放,肥胖妊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合理管理孕妇营养补充,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
1、热能:三种产热营养素供给能量的适宜比例为碳水化合物占60%-70%孕妇补充营养,脂肪占20%-5%,蛋白质占12%-14%。 适当的热量摄入是保持父亲健康、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基本生理原则。 热量摄入不足,会损害父亲的健康,导致引产力量不足,产后体力恢复缓慢,体质虚弱,出现许多并发症。 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造成畸形、器官发育不良、出生体重低、活力低下。 热量摄入过多导致父亲体内脂肪堆积过多、羊水过多,诱发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高血脂等并发症; 此时,胎儿营养不一定同步减少,有时反而相反,导致出生体重过低。 母亲在产后肥胖,并且仍然是高血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或罹患此类疾病的危险因素。
每个宝宝的热量需求都是不同的,同一个宝宝在不同孕周的热量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影响宝宝能量需求的因素包括:宝宝怀孕前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力活动等; 孕期食欲变化、情绪变化、心理规划及对孕产的耐受力; 孕妇代谢模式、体力活动水平、膳食结构和饮食行为的变化; 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模式、速率、胎儿成熟度及发育模式; 季节、温度、地理条件、气候等。
为了随时合理调整宝宝的热量摄入,有必要检测宝宝的热量摄入量。 临床上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是使用婴儿体重测量来指示热量摄入的基本趋势。 怀孕20周前,每月检查一次体重,20周后,每1-2周检查一次体重。 那些体重没有增加或减少太多的人应该调整他们的卡路里摄入量。 通常的参考值是孕妇每晚将热量摄入量减少到0.83MJ(200kcal)至1.24MJ(300kcal)。
2、蛋白质:蛋白质除了组成胎儿的器官组织和母体的修复更新外,还提供部分热能。 因此,蛋白质是孕妇在营养供给中需要注意的营养素。 整个孕妈妈储存的蛋白质约1公斤,其中一半储存在胎儿体内,其余分布在卵巢、乳房、胎盘、血液和羊水中。 孕期蛋白质的储存量随着孕期的减少而逐渐减少:怀孕第一个月每天储存0.6g,怀孕后半月每天储存6~8g。 到怀孕最后10周,胎儿正处于快速生长期,需要较多的蛋白质供给。
中国女性在孕中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减少15克,孕晚期减少25克。 以极轻体力劳动者为例。 每日膳食蛋白质供给量为65克,孕中期80克,孕晚期90克。 蛋白质的供给不仅要保证数量充足,还要注意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适当比例。 即植物蛋白、大豆蛋白等优质蛋白应占1/3以上。 植物性食品含有大量蛋白质,每100克约含13-20克,且必需多肽的含量和比例与人体接近,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生物效价良好。 动物蛋白主要来自谷物和肉类。 其中大豆蛋白浓度较高,每100克含蛋白质35克孕妇补充营养,并含有赖氨酸谷氨酸,是其他杂粮、谷类缺乏的多肽。 将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特别是小麦蛋白)混合,可以互补,提供蛋白质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