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熟悉的生活中发现科学的神奇,用实验揭开谣言的真相”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原来如此》栏目(央视10个科教频道)4月6日播出一期《特别科普》节目《怀孕了要不要穿防辐射服》。栏目组特别邀请了国内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领域的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尚河、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尚思山,以及三个现场公众观摩团,通过现场科学实验、现场观察组的质疑和权威专家的解答,科学严谨地解密了目前防辐射服流行的各种谣言。
静电离子球实验:证实防辐射服真实有效
本期央视《原来如此》节目从静电消除器的电磁辐射现象开始。通过有趣的现场实验,向我们展示了孕妇防辐射服的工作原理和防护能力。
首先,主持人邀请工作人员拿起一根普通的荧光灯管,用高压静电离子发生器触摸它。虽然没有电,但日光灯管却亮了;其次,主持人带来了市场上购买的康乐坊防辐射服。将盖子盖在静电离子发生器上并将荧光灯管放在上面后,荧光灯不亮。最后,面对大众观察团的质疑,主持人邀请其中一位观察团将自己的衣服盖在离子发生器上防辐孕妇装,然后再次将灯管靠近离子发生器,灯管再次亮起。
对于这个实验的原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尚河解释道:当静电离子球通电时,会发射出场强非常高的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使荧光管中的荧光粉发光。即使没有电,灯仍然可以发光;由于防辐射服对电磁的屏蔽作用,第二组实验用防辐射服覆盖离子球,灯不亮;而第三组,由于普通衣服不具备屏蔽性能,普通衣服发出的电磁辐射跑出去,再次点亮荧光灯。
波传播:金属纤维防辐射服可防止电磁辐射
针对公众观察团提出的防辐射服为什么能防辐射的问题,《原来如此》栏目组通过户外燃烧测试和- 现场演示。
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尚思山表示:孕妇防辐射服的面料是金属纤维与棉、麻等普通纤维的混纺面料。中间的金属纤维是用来屏蔽电磁辐射的。为了验证这一说法,《原来如此》特地进行了燃烧实验。织物燃烧后,露出紧密的金属纤维网。这也成为区分防辐射服与其他服装的主要依据。
为了形象地说明防辐射服屏蔽电磁辐射的原理,《原来如此》栏目特意为观众准备了科普道具。一个大的金属网(代表防辐射服中融入的金属网),还有一条红色的波浪线(隐喻电磁辐射的传播)。 X射线、伽马射线等电离辐射以直线传播,而以家电、通讯、微波电器、电子产品等为代表的辐射源发出的电磁辐射以波的形式传播,很难透过。金属纤维网,可以达到电磁屏蔽的功能。
人体实验:在多个辐射源的情况下,防辐射服穿在身上屏蔽效果明显防辐孕妇装,且不存在叠加效应。
针对社会上流传的“当存在多个辐射源时,防辐射服内的电磁辐射会增加并叠加辐射”的传言,本期《原来如此》也通过科学严谨的实验进行了否认。
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严谨性,《原来如此》节目组特别选择了权威的实验地点——电磁环境效应国家实验室。在魏光辉教授的指导下,他们在防辐射服内,在多个辐射源的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电磁辐射值的测试实验。
实现表明:贴身穿着防辐射服,在多个辐射源的情况下,人体(尤其是胸腹部等关键部位)的电磁辐射相比外界明显减弱,并且仅占外部辐射环境总量的10%左右。 ,(见下图),表明防辐射服不仅可以防护单一辐射源,而且对多个辐射源也能有效防护。外界盛传的“多源叠加”的传闻并不属实。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尚河解释道:虽然辐射的叠加和共振现象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概率很低。只有当有多次机会和巧合时,它才会发生。 “人体佩戴时,辐射几乎不可能叠加。”
结论:虽然电磁辐射环境复杂,但国内外对电磁生物效应尚无定论。消费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穿防辐射服。
节目最后,中国工程院刘尚河院士代表《原来如此》栏目组总结了当前社会有关辐射防护的各种不实谣言。他指出:当前电磁辐射环境虽然复杂,但辐射值总体还在。属于安全范围内,无需恐慌。同时,国内外对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的研究尚未得出结论。是否购买防辐射服,尤其是孕妇是否应该穿防辐射服,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如果经济允许,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觉得不够安全,建议买一件佩戴起来,只要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即可。
行业反应:不平事已经过去,市场或将受益
受到市场广泛质疑的防辐射服行业,在央视节目《原来如此》播出后会有何反应?为此,我们立即联系了国内防辐射服行业的代表品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理表示,央视的报道非常及时,澄清了我们整个行业。我们对我们的产品也非常有信心。 “十月妈咪”表示,“原来如此”计划的实验科学严谨,向公众展示了防辐射服的真实功能,可信;总经理田凯先生在接受我们电话采访时表示:他受了委屈就得雪,受委屈就得雪。到现在已经三个多月了。不知道央视的《原来如此》的报道会不会成为行业的解冻和催化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