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

视频号
视频号

抖音
抖音

快手
快手

微博
微博

魏晋玄学的创始人王弼

文档

魏晋玄学的创始人王弼

一、生平;王弼,字辅嗣,三国时代魏山阳高平人(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卒于齐王芳正始十年,享年二十四岁。王弼的祖父王凯是王粲的族兄;外祖父刘表,是荆州经学的领袖,长于易学。蔡邕是东汉著名的藏书家,十分赏识王粲的才学,后来将毕生藏书送给了王粲。而王 凯的儿子王业,过继到王粲家,这些藏书后来便由王业继承;他就是王弼的父亲。王弼家除了继承这些丰富的藏书外,也承袭了易学的家学传统。王粲的祖父王畅,是易学名家,也是刘表的老师,所以清人焦循认为:弼之学盖渊源于刘〔表〕,而实根本于〔王〕畅。
推荐度:
导读一、生平;王弼,字辅嗣,三国时代魏山阳高平人(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卒于齐王芳正始十年,享年二十四岁。王弼的祖父王凯是王粲的族兄;外祖父刘表,是荆州经学的领袖,长于易学。蔡邕是东汉著名的藏书家,十分赏识王粲的才学,后来将毕生藏书送给了王粲。而王 凯的儿子王业,过继到王粲家,这些藏书后来便由王业继承;他就是王弼的父亲。王弼家除了继承这些丰富的藏书外,也承袭了易学的家学传统。王粲的祖父王畅,是易学名家,也是刘表的老师,所以清人焦循认为:弼之学盖渊源于刘〔表〕,而实根本于〔王〕畅。

一、生平

王弼,字辅嗣,三国时代魏山阳高平人(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卒于齐王芳正始十年,享年二十四岁。

王弼的祖父王凯是王粲的族兄;外祖父刘表,是荆州经学的领袖,长于易学。蔡邕是东汉著名的藏书家,十分赏识王粲的才学,后来将毕生藏书送给了王粲。而王 凯的儿子王业,过继到王粲家,这些藏书后来便由王业继承;他就是王弼的父亲。王弼家除了继承这些丰富的藏书外,也承袭了易学的家学传统。王粲的祖父王畅, 是易学名家,也是刘表的老师,所以清人焦循认为:“弼之学盖渊源于刘〔表〕,而实根本于〔王〕畅。”

王弼天才早慧,享年才二十四岁,就注解了《周易》及《老子》这两部思想名著,后来都成为魏晋玄学的经典之作。这样重要的思想家,陈寿《三国志》却没有他的传记,只在<钟会传>里说:“弼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短短二十几字,非常粗略。何劭的<王弼传>则比较详细地纪录了王弼的生平、性情、交游,以及他跟当时名士清谈的言论,纪录了王弼这个天才思想家与裴徽、何晏、刘陶、锺会、荀融等清谈名流交光互影的片段。

二、所属流派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曹魏正始(240-249)年间,何晏、王弼阐发《老子》、《庄子》和《周易》的思想,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流派;因《老子》等三部书后来被称为“三玄”,故这个流派遂被称为玄学。何、王以探究宇宙本源为主要课题,从《老子》的“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出发,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晋书.王戎传从弟衍附传》)意思是说,“无”是超越物质性的世界本源,它不仅创造万事万物,而且是人生的根本。贤者能因之成就高尚的道德,不肖者能因之明哲保身。同时,他们走上综合儒道的道路,宣称名教出于自然(“自然”即“无”),尊卑名分是自然的必然结果。他们一方面著书立说,另一方面举行论辩来阐释玄理。后一种方式即所谓“清谈”。清谈一般分主客双方,谈主阐述自己的见解,谈客提出质疑,经过数番诘辩。这是玄学发展的特殊方式。由于何、王出身高贵,身居显职,而言及玄远、神采飘逸,博得官僚士族的赞誉和竞起仿效。玄学之盛还在于魏晋之际曹氏、司马氏之争愈演愈烈,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为了避祸,名士们谈玄以逃避现实,阮籍“言及玄远,而未曾评论时事、臧否人物”(《晋书.阮籍传》);嵇康虽稳居林下,拒不仕晋,但平时“无喜愠之色”(晋书《嵇康传》),十分谨慎。他们在生活上则放荡不羁,颓废没落,及时行乐。玄学对于打破儒家思想的禁锢有一定作用,玄学的思辩形式也刺激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但玄学亦强烈反映了门阀士族的腐朽性。

文档

魏晋玄学的创始人王弼

一、生平;王弼,字辅嗣,三国时代魏山阳高平人(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卒于齐王芳正始十年,享年二十四岁。王弼的祖父王凯是王粲的族兄;外祖父刘表,是荆州经学的领袖,长于易学。蔡邕是东汉著名的藏书家,十分赏识王粲的才学,后来将毕生藏书送给了王粲。而王 凯的儿子王业,过继到王粲家,这些藏书后来便由王业继承;他就是王弼的父亲。王弼家除了继承这些丰富的藏书外,也承袭了易学的家学传统。王粲的祖父王畅,是易学名家,也是刘表的老师,所以清人焦循认为:弼之学盖渊源于刘〔表〕,而实根本于〔王〕畅。
推荐度:
为你推荐
资讯专栏
热门视频
相关推荐
阮籍的豪杰之志 何晏简介及其核心观点 梁武帝的三教同源论 王羲之不为人知的一面 诗圣杜甫的一生是怎样的 慧能学说的渊源和特点 古代科考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刘禹锡思想略评 柳宗元的“统合儒释”思想 柳宗元思想及代表作 鉴真东渡中不为人知的细节 隋唐为何能回归统一 “价格”是怎么来的 智顗小传 唐代诗人的怪癖 新儒家的先驱是韩愈 柳宗元政治思想初探 峨眉山与佛教 世界文化宝库明珠“布达拉宫”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状况与哲学思想 魏晋玄学的主要论题 玄学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 董仲舒论德刑关系 刘歆与古文经学的兴起 辕黄之争 两汉时期的占星术 汉初的诸子百家 佛教如何在中国立足 郡县制与中国历史 董仲舒论社会安定则注重“调均” 王充思想的局限性 白虎观会议 东汉的“全民读经热” 汉初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孔子和他的理想 庄子笔下的残疾人 孔子经常赞美的人 孟子为何为难梁惠王 山东汉墓壁画还原孔子老子真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