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饮食养生理论研究*
宗文静 1、赵凯伟 2、张宇辉 2△、君君 2△
摘要:《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了中医食疗养生方剂,奠定了中医食疗养生原理的理论基础。 《素问·古天真论》明确提出中医养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法以阴阳为基础,和以神功为基础,饮食宜节制,起居宜宜”。有规律,不宜贸然行事”,而饮食保健是许多保健方法的关键。首先。 《黄帝内经》以“中和”思想为核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气血、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并以食疗的作用、食疗养生的基本原则、食疗养生的主要方法以及以患者的饮食禁忌为框架构建的中医食疗养生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影响。论后世中医饮食养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黄帝内经》;饮食;养生
《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巨著,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建立了中医养生理论体系[1]。 《素问·古童心》开篇就高度概括了中医养生的基本纲领:“法以阴阳,和神,饮食宜常,起居宜常,任何工作都不能贸然进行。”这为后世医家所称道,也被养生专家奉为指南。 《黄帝内经》中很多章节论述了饮食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记载了许多中医食疗养生方剂,是中医食疗的理论基础。饮食保健是《内经》保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保健方法中居首位。本文系统梳理了《黄帝内经》中饮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认为其构建的“中性”中医饮食养生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以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等学说为基础,以饮食的作用、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饮食养生方法、患者的饮食禁忌等为基础。该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饮食养生理论的基础,对后世中医饮食养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饮食的作用
食物是气血代谢的主要来源,是脏腑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 《素问平人齐论篇》云:“人以水粮为基础,故人若失水粮则亡”。食物经脾胃运化为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具有滋养血脉、滋补肢体的作用。具有强健骨骼、强身健体的作用。 《灵枢·本藏》云:“血和则经脉畅通,阴阳恢复,筋骨强健,关节清利;卫气和则,肉质分离锐利,皮软化,间质致密。”饮食可以滋补脏腑,是脏腑实现生理功能、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正如《素问·经络经络》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行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食管射精行行”。在脉搏中。”文章还说:“饮入胃,行溢精气,上达脾,脾精发散。上归肺,调水道,下归肺。”水精分布四方,五经并行。”可见,食物不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而且是食物的全过程。消化吸收在人体内也是生命活动的具体体现。
《内经》不仅强调饮食的重要作用,而且对饮食结构给出了合理的建议。提出人们的膳食结构应建立以五粮为主、五果、五畜、五菜为辅的合理结构。这是补精养生的重要手段。 《素问藏气法师论篇》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利,五菜为补。气味合服,以补精气。”从这次重要讨论中可以看出,“粮食”是人类获取营养必须摄入的主要食物原料,在维持人体生命效率中发挥着“滋养”的主要作用。它是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主要成分,“五果”、“五畜”、“五菜”为辅料,具有“助”、“益”、“补”的作用。主要成分“谷物”。协同效应不需要完全实现,但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正确的饮食结构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水谷摄入不足,营养不当,或膳食结构不合理,都会影响气血代谢,影响脏腑生理功能,导致各种证候,甚至缩短寿命。 《灵枢·五味》记载:“谷不纳之,气弱半日,气少一日”。 《内经》提出的合理膳食结构对于当今人们的饮食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味地通过节制饮食来减肥是不值得提倡的。
2、饮食保健基本原则
《黄帝内经》指出,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食有节制”,“节”就是节制、节制的意思。 “饮食适度”泛指饮食有节制、有规律,应对四时、讲究五味、讲究禁忌。不仅包括从思想上控制捕猎野味、生活中暴饮暴食的欲望,还包括行为上不暴力。暴饮暴食、对食物的渴望、总量、速度、五味、寒热等不超过合理范围。狭义的“适量”是指合理控制食物总量,不宜过饥或过饱。饮食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合理的饮食为人体提供精微物质;相反,饮食失调会损害身体并引发疾病。 《灵枢·口文》指出:“百病之源,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所……”“饮食要节制”,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2],强调饮食与身体处于和谐状态,是《内经》中饮食养生的总纲。
饥饱异常和饮食不当是《内经》中重要的病因学思想。如果吃得过多、饥饿饮食养生,则气血不化,脏腑功能低下,久而久之,正气就会耗竭。这就是《素问·注热》所说的“不能食者,无气”。饮食不应该“过度使用”。饮食过量,会超过六脏的运化负荷,打破脏腑的平衡,从而损伤脾胃。即“饮食不当,则肠胃生病”(《灵枢·小真解》)、“食多则伤肠胃”(《素问必论篇》) 。六腑是水谷精气运化的主要场所。胃负责接受和分解水和谷物;小肠分离清水和浊水,并使水循环;大肠运化渣滓。故饮食不当,先伤六腑。例如积食引起呕吐胃痛,水谷引起的腹泻,赤白腹泻引起的痢疾和痔疮等。大多是由于暴饮暴食,食物堆积在胃里造成的。如果胃失去平衡,气机运行不利,就会出现呕吐、胃痛;肠滞则损伤大肠经而引起痢疾。长期不食,则化为湿热、滞肛、痔疮。 《素问·太阴阳明论》记载:“饮食不节,或居不合时,则伤阴,受阳则入六脏,受阴则入六腑。”若入五脏,则肝火满而受阻,久则胃脘胀满,肠胃受阻。六个内部脏器,也是瘫痪综合症的原因之一。 “六州亦有蜀,风寒湿与蜀相关,饮食随蜀而入,故各家各有蜀。”(《素问·碧论篇》)。 《内经》还记载了许多关于饮食不当引起疾病的警告,如“高粱之变,可致丁生”等。渴”,故有“饮食住,病本”之说。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与饮食不当有关,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胰腺炎、胆囊炎、 《内经》强调“饮食适量”是中医饮食保健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饮食失调是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
三、饮食保健的主要方法
3.1 金河武威
《素问·六界脏相论篇》云:“天食人五气,地食人五味。”饮食五味,人体不可缺少。 《内经》不仅强调了饮食五味的重要性,而且还明确提出了饮食“金河五味”养生的具体要求和实践方法。广义上的“五味”是指食物的气味、性质和结构,即营养均衡的膳食模式,要求食物品种多样化和膳食营养科学合理。狭义的“五味”是酸、苦、甘、辛、咸,各有不同的功效。酸味有涩涩的作用,苦味有祛湿的作用,甘味有缓急的作用,辛味有发散的作用,咸味有软坚的作用。根据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腑学说,五味对应五脏,五脏各有其喜好。五味调和,以滋养五脏。例如《素问·知真要大论篇》云:“五味入胃,各归其所,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入脾。”咸先入肺,咸先入肾。”五味与五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五味有助于五脏的生理功能。五味调和,可以“日久益气”。五味均衡搭配,行气血、强筋骨、延年益寿。 《素问·气通天论篇》概括道:“是故五味调和,筋骨正柔,气血行畅,五脏六腑密实。”骨气精炼,遵循道法,就有命运。”饮食中的五味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平衡合理的搭配是保证人体脏腑功能正常、阴阳平衡的关键。
《内经》指出,五味食物对人体有“滋”与“伤”的双重作用[4],“阴由五味而生,阴五宫受五气所伤”。五种口味。” “补”就是补充脏腑,支持其生理功能; “伤”是指过度偏爱五味,偏向内气,破坏了人体的“阴平阳秘”状态,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素问·气通天论篇》指出:“味太酸,则肝气耗津,脾虚;味太咸,则大骨疲,味过甘,则心气满,色暗,肾虚。”气不平衡;味太苦,脾不湿,胃气厚。味太辛,则筋脉郁闷,精神衰弱。 “饮食中长期偏爱带有一定气味的食物,会损伤内脏,破坏内脏的平衡,丧失生命。过度偏食五味,不仅会对五味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素问·五脏生成》云:“故多食咸食,则多食苦食。” ,你的皮肤将会是憔悴不堪,头发都被拔光了;辛辣食物吃多了,筋就会紧张,爪子就会枯萎。吃太多酸的食物,肉就会剥落,嘴唇就会露出来。如果吃太多甜食,骨头就会酸痛。 “五味”解释说,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通过摄入食物的味道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相反,偏爱五味则是导致疾病、缩短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金和五味”是《内经》中饮食养生的主要方法,为后世食药经络分布奠定了理论基础。
3.2 适应冷热
冷热食物可以调节体内阴阳的平衡,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5]。关于食物适宜温度的讨论,《灵枢·世传》有相关记载:“饮食者,不宜受热灼伤,不宜受寒。寒温适中,则气会生”。得以维持,就不会产生恶果。”食物过热不会引起邪气。寒冷是一个致病因素。中冷温度是指满足人体内脏需要、不损伤内脏、滋养气血的温度。食物的冷热也应与季节相对应。 《素问·六元正己大论篇》云:“以寒避寒,以凉避寒,以温避温,以热避热,食亦同服。”此议指出,寒性药物的使用应远离寒季或寒证,温性药物的使用应远离暖季或热证。食物与药物的使用原则是相同的,即“食以同法”。 《内经》强调,根据季节和疾病的寒热性质,选择适宜寒热的食物,是避邪、保健的重要方法。
寒热失衡时,吃辛辣、烧烤的食物,容易造成阴液热损伤;吃生冷、冷冻的食物,容易引起寒气凝结,损伤阳气。久而久之,寒热失衡,很容易导致脏腑阴阳失衡,引发各种疾病。六腑是水谷受纳、分解、吸收的重要场所。寒热饮食不节饮食养生,先伤六腑。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水谷寒热,伤六腑”。寒热扰乱六腑气机,影响六腑的传导功能。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腹泻,浊气在上,则腹胀。” (《素问·尹与杨应祥大论篇》)。寒热饮食不当,也会影响五脏,引发多种疾病。 《素问·咳嗽论》云:“寒食入胃,从肺脉至肺,则肺寒。肺寒则表里相合,邪气侵入。” ,乃肺咳嗽。”寒饮入胃,经肺经入肺,损伤肺气,引起肺寒咳嗽。 《内经》中的寒热养生理论强调饮食必须寒温适度。 “饮食、穿衣也要适应冷暖,寒时不凄凉,热时不流汗。”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保存在内部,抵御邪灵的侵袭。
3.3 适应四个季节
《黄帝内经》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四时提出了养生原则。饮食保健也要顺应季节的变化,选择适宜的食物,“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食物可以养五脏腑,维持人体阴阳平衡。 《素问·宝名拳杀论篇》云:“人,生于天地之气,受四时之理所化”。饮食和健康也是以此为基础的。四气五味必须符合四时的季节特点,可增可减。只有用四气五味调节脏腑的功能,才能充分享受人生。遵循四时的变化来调整饮食,遵循生命的基本规律,你就能像自然界万物一样生长、生长、转化、采集和储存。春夏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秋冬季养阴气以适应储存。需要[6]。
“春三月,谓之生,天地生,万物兴。”春天,万物复苏,生根发芽,也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时节。饮食保健应以顺肝理气为主。 《素问藏七法食论篇》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子,皆甘。”甘食可补阳气、补脾。同时,饮食中一定要忌酸、涩的食物。阻碍肝气宣泄的事物。春季饮食不当会伤肝,逆春气则伤肝。夏季容易患感冒病,因为阳气应生而不生,即逆春气,就会损伤肝脏。夏季,会引起寒变,侍奉长辈的人就会减少。 ”。
“夏三月,此谓花之绚烂,天地之和,万物之盛。”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繁盛,生机勃勃,也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饮食和健康要顺应潮流。 “心是红色的,适宜吃酸的食物。红豆、狗肉、李子、韭菜都是酸的。”酸性涩滋补心阳,保持夏季生长之气。若逆夏之气久,心就会受损。由于夏季不长,秋季容易发生疟疾,冬季则可能出现重症。即“逆则悲,秋则疟疾,受者少,冬至则大病”。
“秋三月谓平静,天气急,地气清。”秋天的自然景象因万物的成熟而变得平静、收敛。天高风大,地气清。此时,阳气逐渐收敛,阴气开始显现。人体逐渐收敛阳气,以适应秋季的特点,保持肺气的净化功能。秋季宜吃苦味食物,以补肺。 “肺是白色的,宜吃苦味食物。小麦、羊肉、杏、葱等都是苦的。” “味苦而有力”,可以加强肺的循环,防止燥邪伤肺。若逆秋收之气,则伤肺。冬季,阳气该藏却不能藏,就会出现腹泻等疾病。即“逆则伤肺,冬季则腹泻,贮之人少”。 。
“冬天是三月,意思是封闭,水结冰在地上,太阳不受干扰。”冬季是阳气深藏、阴寒之气旺盛、万物休眠的时节,是生机潜伏的时节。人体的阴气正值巅峰,阳气紧闭储存,不宜扰乱。不要让皮肤漏气,造成阳气流失。冬季饮食以护阴潜阳为原则,符合冬季封闭、储藏的特点。 “肾内色暗,宜食辛味。黄小米、鸡肉、桃子、葱等,皆属辛味。”如果违背冬令,蓄气,肾就容易受损。来年春天,阳气应生而不能生,就会发生阳痿、昏厥之病。 《内经》中五味增减的方法,是以五行理论为依据的,现代应用还必须综合考虑营养平衡、体质等多种因素。饮食必须顺应四时养五脏的观点对于当今人们的饮食生活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患者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某些疾病,必须严格遵守饮食禁忌,否则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恢复,还可能危及生命[7]。 《内经》以五行理论为基础。它非常重视疾病的不同部位,在饮食上实行五味禁忌。明确提出“五忌”、“五斩”等禁忌方法,适用于五脏、五身等病变。饮食中五味适宜。避免。 《灵枢·五味》中记载了“五禁”:“肝病忌辛辣,心脏病忌咸食,脾病忌酸食,肾病忌甜食,苦味忌食”。患有肺部疾病的食物是禁止的。” 《灵枢九针论》中提出“五蔡”,“病在筋,无酸食;病在气,无辛食;病在骨”。病在血中,无苦食;病在血中,无苦食;病在血中,无苦食。肉不甜想吃就吃,不能吃太多,还得自己切。” 《内经》中很多文章都提到了饮食禁忌,并且有不同程度的饮食禁忌,如“禁”、“不宜食”、“不可过量食”等,这些饮食禁忌对患者的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护理和治疗。卫生保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还提出,脾病应禁“温食”。 《素问藏气法士论篇》曰:“病在脾……忌食温食、食好、湿处湿衣”。饮食寒热与脾胃的关系密切相关。脾病“无温食”可以帮助脾胃的正常运作,从而达到人体正气充足、防御外邪、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8]。此外,《内经》还根据病情的寒热性质,有相应的饮食禁忌。温病过程中饮食宜清淡,少吃肉,不宜过饱,否则温病会复发。正如《素问·热论篇》云:“病热有什么忌讳?岐伯曰:病热轻则愈,肉食多则病存”。所以这是一个禁忌。” 《内经》中规定的饮食禁忌是:对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有积极的作用。
5. 结论
饮食保健是《黄帝内经》保健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治未病”的重要措施。 《黄帝内经》虽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现在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中医饮食养生理论对于当今的治病保健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关于饮食养生的理论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在饮食的作用、饮食的基本原则、饮食养生方法、患者的饮食禁忌等方面,都建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对后世中医养生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入探索《黄帝内经》的食疗养生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食疗养生体系,对于传承中医药精髓、传播传统中药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养生文化。
参考
[1] 张玉辉,陈彦斌,王新斌,等。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J].中医杂志, 2010, 38(6): 53-54.
[2]谭野,田永彦,任红艳。先秦“中和”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影响[J].西中医, 2016, 29(3): 53-55.
[3]刘占文,王攀。论《黄帝内经》的生态饮食与养生思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兰州: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5。
[4] 张宏,徐进,彭婷婷。从《黄帝内经》探寻“防病”与“调和五味”[J].中医药学报, 2013, 28(8): 1125-1126.
[5] 魏勤,何林西,杨翠华,等。 《黄帝内经》寒热理论探析[J].湖南中医药杂志, 2016, 32(5): 158-160.
[6]薛小虎,徐丽芳。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论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摘要, 2017, 17(92): 101. [7] 张艳.论《黄帝内经》的食补之道[J].中国基础医学杂志,2012,18(4):360-361+364。 [8] Xie Jiongdong,Zheng Fanchao,Liu Yufan等。简要分析了“ Huangdi Neijing” [J]中脾脏疾病的“无热食”。中医杂志,2019年,第60卷(18):161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