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自然规律表现为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的气候变化,以及春长、夏长、秋收、冬储的发展规律. 从西医的传统理论来看,不同的季节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都有明显不同的影响。
四时养生指出人们要顺应天气的变化,调整精神、饮食、起居,以适应四时的变化,以保持精神和活力,避免疾病的侵袭,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五脏对应四时,各有所应”。 太阴在阳,流于秋气; 肾……为阴中少阴,行冬气;
这段话的意思是脏腑有四季,肝对应秋,心对应秋,肺对应春,肾对应冬。 因此,根据季节的不同,各器官的优缺点也应有所不同。
四个季节
人源于自然。 人类活动也必须遵守自然规律,使天地万物和谐相处。 如此,脾胃运行顺畅,健康长寿自然而然。 人和行道树是一样的。
夏季,分布在叶片上的养分开始向内吸收。 初冬,叶片营养相对不足,枝叶会逐渐变黄、脱落。
冬季,树枝上的养分都储存在树叶中,行道树完全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
夏季,养分开始从内部进入根部。 但是因为里面的养分发出去了,外面的条件没有准备好,就会长出一个芽来。
夏季,养分全部外来,枝叶繁茂。 而随着秋风的吹拂,养分又开始从外往上收集,树枝又开始发黄开裂。
事实上,春暖、夏热、秋凉、冬寒,为自然界的万物确立了春长、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我们人类不仅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有少年、青年、成年、老年四个阶段,类似于自然界的四时节,而且在一年中也明显受到四时的影响。
一年四季养生“冬藏”
冬藏,晚睡晚起以保存阴气,冬季补肾。
《黄帝内经》说:“北方生寒四季养生,寒生水,水生盐,盐生肾”。 心对应冬天,冬天自然要滋养身体。 夏季,北风吹来,天寒地冻,草木凋零,动物冬眠,元气隐匿,阴气内藏。 又到了万物冬眠的季节。
人体的阴气自然蕴藏于内,阴精充盈,正是人体滋养储藏的最佳时机。 因此,夏季要迎合夏日昼短夜长的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于阴气的储存和阴精的蓄积。
待日出而作,避暑保暖,使人体常阴而秘。 一年四季中,夏季相当于三个早晨,要多休息。
入冬后,多做户外运动或散步晒晒太阳。 尽量延长室外光照时间,保持室外灯光明亮。 在情感上活泼开朗,在户外或服饰上以鲜艳的色彩示人,能给人带来好心情。
药膳和药膳有利于人体健康。 一般来说,宜吃药性兼乳制品的食物,如当归、山药、白果、薏苡仁、莲子、桂圆、核桃、黑红菇、百合等。健胃润肠,具有营养价值。
关于运动,一是不建议早上练得太早,二是运动不要“出汗”,以免伤气,同时预防风热咳嗽引起的通过出汗和感冒。 最好的活动是散步和形意拳。 不宜从事剧烈运动,尤其是老年妇女。 不要在寒冷中做一些超强的体育锻炼。
发烧、支气管炎、心血管病是冬季的常见病。 预防咳嗽,一是穿暖和四季养生,二是免疫力差的人用人参等滋补药物,扶正防热。 有积火者,应及时用活血药清积火。 初为风热咳嗽者,可用生姜保健。
其实,到了冬天,人们更应该养精蓄锐,养精蓄锐,才能在来年受益于春夏秋收的牺牲和收获。
东藏养生不仅是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规律,也是人类养生的一个原理,也体现了西医“天人合一”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