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视上美食节目层出不穷,从介绍美食到制作美食再到厨艺比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今天,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于22日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推出的第一部美食纪录片是18日下午1点30分的《魅力记录》,次日18点在综合频道重播。这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推出的第一部美食纪录片,也是该频道继《故宫百家》《春晚》后今年推出的第二部纪录片原创大片。
多元文化的巧妙融合
总导演陈晓庆表示,《舌尖上的中国》与以往美食纪录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用中国美食的多个侧面,去感受美食所带来的中国人生活的礼仪、伦理、趣味等特色;它不仅让观众看到中国的特色食材以及构成中国美食独特气质的一系列与食物相关的元素,更让观众了解到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与悠久。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表示,在创作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他们也努力通过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国际传播探索,他表示,以美食为窗口,让国内外观众领略中国美食之美,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进而体味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实现的目标。
据了解,该片于2011年3月开机拍摄,是国内首部采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纪录片,美食家蔡澜、沈鸿飞担任顾问舌尖上的中国 家常,摄制组走遍了中国各地,包括港澳台的山山水水,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深山僻壤的村落,导演们拍摄出美味佳肴,记录下感人故事。每一道制作流程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彰显出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深厚传统,同时通过描绘人与食物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 家常,展现出这片土地上人与食物、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关系。
故事“品味”生活滋味
虽然被称为“美食纪录片”,但《舌尖上的中国》仍然在每一个故事里有故事、有主角。
影片中有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夫妇,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们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做好吃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聊着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便驾车远去,留下老两口独自在家。另一集,一对老两口日复一日地种芋头,而他们的儿女们早已离开这里,去大城市打工,不再和田地打交道。“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原本的大家庭也在发生变化,我想通过关于美食的故事,展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因此,《大地上的中国》有着厚重的历史感。”陈小青说。
同样,影片也刻画了一群香港老人,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做着自己最拿手的饭菜,聊着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互相扶持,互相温暖,分享生活中的温暖与痛苦。在这里,美食显然成为了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中国人热爱美食,是因为热爱生活。厨师分等级,食材却没有等级之分。天天吃山珍海味,不代表这种生活方式就是高尚的。大味必有淡味,往往在最偏僻、最僻静的厨房里,才能尝到人间最醇美的味道。”陈小青说。
■ 幕后花絮
总导演陈晓庆
制作尊重美食的纪录片
熟悉陈小青的人都知道,除了拍纪录片之外,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品尝和研究美食,并在各大报刊杂志开设美食专栏,把纪录片和美食这两个他最爱的职业结合在一起,是他最幸福的事情。
因此,陈晓庆把《舌尖上的中国》分成了“舌尖上的中国”和“中国”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我们在展现美食,通过美食我们希望看到中国的面貌,关注中国的现实。”
新京报:央视纪录片开播后,收视率一路飙升,甚至还收获了不少粉丝,《舌尖上的中国》算是给粉丝们的“福利”吗?
陈晓庆:《舌尖上的中国》完全得益于纪录片频道的成立,当时频道需要大量不同风格的原创作品,去年频道向电视台报送第一批重点选题时,就报道了《舌尖上的中国》,讲的是美食、旅游等,很受观众欢迎,也丰富了我们的选题选择。”
新京报:《舌尖上的中国》其实不只是一部单纯展示美食的纪录片,您最初的创作定位是什么?
陈晓庆:CCTV-9纪录片频道的宗旨是让世界了解中国,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拍出这样的影片,让观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让国外的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这是我们最关心的。
新京报:中央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监刘文表示,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美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
陈晓庆:其实唯一可以毫无阻碍传播的就是美食。我去过的每个国家,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中餐馆。过去,美食可能被看作是不那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这次我们怀着一份敬意的心情,做出美味佳肴。”
■ 饮食的秘密
新生儿、老人、长寿面
《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像资料中,除了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画面,还展现了中国日常饮食的变化,中国人在饮食上积累的丰富经验,多样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美学。摄制组还拍摄了一些南方鲜为人知的风俗,比如在云贵地区一直延续至今的古老的“新米节”,新米落下时,人们要举行仪式,把米收进谷仓里储藏;在山西丁村,摄制组拍摄了一位老人的寿宴,前来祝寿的村民们把碗里最长的面条送给老人,表达了对老人长寿的祝福。
凉皮·米粉·秦始皇
陈小青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注人与食物的关系,想把挖掘到的深层文化信息传达给观众。“比如北方有冷面,南方有米粉,都是米粉的不同变种。桂林米粉的出现可能源于秦始皇开凿灵渠,北方的面条在桂林就呈现出一种新的形式,就是米粉。从食物的角度,可以揭示出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
南米、北面、深加工
中国人常说“水土养人”,陈小青也认为,饮食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不同地域的人吃什么,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为什么中国有“南米北面”的说法?这跟中国历史上水稻的种植有关。秦岭以北很少种植水稻,而西亚的小麦则多在北方种植。从西北边疆的巨型馕,到中原地区的挂炉烧饼,再到江淮地区的黄桥烧饼,越来越精致。这种“深加工”带来很多有趣的现象,这也是我们感兴趣的。”
新京报记者 刘炜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