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汇集了四季养生理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重要观点,阐述了四季养生规律,并从身体活动、精神调节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论述,如《素问·四气调神》提出春季要“晚寝早起,庭园漫步,披发舒体”,夏季要“晚寝早起,不倦日晒,心无怒气”;秋季要“早睡早起,与雄鸡同醒,使心神平和,以减轻秋罚,收敛精神,使秋气平和,不外思虑,以清肺”;冬季要“早睡晚起,待到太阳出来,使心神内藏外行,仿佛有什么私意,仿佛已经有所成就”,这些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对四季养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1.《黄帝内经》四时养生之道
1. 春季养生小贴士
《内经》原文;
立春三月,谓之新节之始。天地生机勃勃,万物生机勃发。晚睡早起,在院中走走,披发舒展,精神焕发。此为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食入则伤肝。夏季则转寒,敬老之人少。
白话解决方案:
春季,也就是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叫作岁首。岁首是一年的开始,此时人们要与天地之气相呼应,逐渐减少睡眠,晚睡早起。起床后,昂首挺胸,披头散发,衣衫宽松地在门前院子里走一走,这样才能展露志气,才能勇于担当。一切愿望都要尽量满足,这样成长、欲望、努力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心想事成。这是春气仁爱生机的体现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属于养生之道,若违背此,就会伤肝,肝在夏季不能化火,导致心内寒,夏季生长发育的资源不足。
2.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你夏季成长秘诀
原来的::
夏三月,谓丰美时节。天地之气交相辉映,万物开花结果。夜眠早起,不厌日晒,这样可以保持心神不生气,使花果开花,气运畅通。若远离亲人,此夏气在你的身上反应,是滋养生长之道。若违则伤心,秋季疟疾,人少收成,冬季大病。
白话解决方案:
夏季的四、五、六月份,即农历的四、五、六月,称为繁秀。繁意为兴旺、繁荣,秀意为活力和生机的展现。
此时地气通天,万物生发,结出果实。人对应夏气,应晚睡早起,尽量晒晒太阳,不要太贪阴,应使情绪舒畅,不要让怒气积聚。结果是一样的,这样元气才能发挥出来。就如所爱之物在外,尽量早出晚归。这是夏气与人体的规律,是滋养生长之道,如果不能适应夏气生长,则心神不宁,秋季就会出现寒热交替之病,而没有精气来制约秋气,到了冬季就会发展成内虚重病。
3. 秋季收获之道(白话)
《内经》原文:
秋季三月,谓之荣平。天急地明。早睡早起,与雄鸡同醒,心神平和,缓解秋罚。收敛精神,使秋气平和。心神不可散乱。肺气清,此为秋气之应,亦为养藏之道。若犯则伤肺,冬则泻,少则藏。
白话解决方案:
秋季申、酉、戌三月,即农历的第七、八、九月,称为荣平。荣为土之德,象征德行高尚,能载万物;平为金之力,象征心境平和。心宽则时有余;心静则心无杂念。
此时节体现天地之气,其特点是衰大于盛,敛大于生。天气渐凉,地气内敛,外界清朗。所谓秋高气爽,即指此天气。
秋分时节,宜早睡早起,与鸡同寝,以平肾,缓和秋气(亦生水气)之杀气,心神安宁,秋气平和(亦生水气),不宜将雄心大志显露于人,使肺气清明。
此为秋气与人体之规律,养藏之道。不顺秋气之涩,则肺失其用。金失其用,则水不能生。肾气不藏,则冬日泻痢,久治不愈。珍品精妙,难得一见。
4. 冬季营养小贴士(通俗易懂)
《内经》原文:
冬三月,谓之闭关,水冻地裂,不可惊扰日头,早睡晚起,待日头出,心神隐匿,似有私念,似已有所成就。驱寒抱暖,不可露肤,否则气失其身,此乃冬气之应,养藏之道,若犯则伤肾,春则麻痹寒,少人能活。
白话解决方案:
冬季,即农历十月、十一、十二月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称为辟藏时节。辟即聚,阴气收于内,阳气不散于外。藏即聚,阳气聚于内。阴气收于内,阳气收于外的象。阳气入阴,藏于内。卦象为坎,外阴内阳。是龙藏而不用之时,也是养精蓄锐之时。
此季节,水结冰,地面干裂,使人有生命受阻之感。此时人不宜扰乱阳气的储藏,应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后再起床。藏,像潜伏藏匿,不显露于外界,像秘密的隐私,不显露于人,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不再去寻找。一定要注意保暖,远离冷空气,靠近暖空气,不要让皮肤暴露在外,风寒会使储藏的阳气向外散失。
此乃顺应冬三月气而养藏之道,若不能顺应而逆,则伤肾阳气,春水寒不能生木,筋失养而软而松,养精气之精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