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当你打开电视时,总是有一群健康专家在谈论如何长寿。层出不穷的健康主张让人难以辨别真假。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文,要求整顿健康节目,严禁变相广告误导消费者。面对鱼龙混杂的养生行业,人们如何才能获得科学、权威的养生秘诀呢?我们怎样才能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本期《天天315》聚焦:健康养生我说了算!
央视财经北京10月19日讯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从观看电视台的各种养生节目,到从微信、微博获取健康秘诀,“途径”各异,热情很高。但这里有一个问题——科学有效性得不到保证。从“绿豆神医”张悟本到吃生泥鳅的“健康教母”马跃玲,我们被太多的“健康达人”迷惑和误导。可以说,当前的医疗保健行业鱼龙混杂。普通民众对健康知识和信息仍缺乏判断力,对健康养生存在诸多误区。
北京体检中心首席外科专家刘峰主任、北京朝阳律师事务所齐晓芳律师做客节目为您带来:健康养生我说了算!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0月14日发布《关于制作播出保健类节目的通知》。通知要求,不具备专家资源、节目资金、制作能力等的电视台电视健康类节目制作不得盲目跟风。 。同时强调,聘请的专家必须具有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副高级以上职称和资格。演员及各类社会名人不得担任主持人。观众咨询热线必须由电视台或频道设立,且只能在片尾字幕中提示。通知还要求,严禁以健康节目形式进行广告。在星空综合频道播出的养生保健节目须提前20个工作日,将制作主题、节目内容、主持人资质、嘉宾资质等报送预播备案。
换句话说,国家必须大力整顿医疗卫生项目,让医疗卫生项目变得“纯粹”。
齐小芳表示,养生项目应该服务于普及健康教育的功能,应该是公益性的。但现在很多养生项目大多是出于商业目的,甚至邀请了一些根本没有资质的客人。这些所谓的“大师”中医养生据说神奇,炒作铺天盖地。通过这种方式,这个利益链上的一些人最终会赚到很多钱,一些人会获得关注,一些人会获得关注。有的会获得人气,有的会得到真正的好处,最后受苦的只有观众,成为了这群人的猎物。
近年来,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健康讲座、健康节目聚集在屏幕上。记者统计了某省地方电视台的地面频道有十多个。其中三分之二的频道在下午播放健康节目。有的节目还邀请知名主持人来咨询专家,教授所谓的健康知识。许多节目中都穿插着蜂胶和花粉等产品的广告。专家首先传授健康秘诀,然后出售所谓的保健品。如今养生节目良莠不齐,这种夸大宣传的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天天315”计划今年5月接到消费者吴先生的投诉。吴先生观看了陕西电视节目《名医在线》,被节目中的广告内容所感动,他花了8万多元邮购药品治病。当吴先生发现自己被骗后,他再也联系不上卖给他药的“教授”。
接到投诉后,《天天315》节目记者联系了该运营商,并解释了利益和担忧。经多方协调,最终达成和解协议,退还消费者6.18万元。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主要责任呢?此案给更多消费者带来什么警示?
齐小芳指出,根据《广告法》和《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含有表明疗效的不科学的断言或者保证、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性、将疗效与疗效进行比较等内容。其他药物的功效。安全性进行比较,并用医学研究机构、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专家、医生、患者的姓名和图像来证明。如果经营者在电视台播出的广告内容违反上述规定,比如宣传“彻底治愈”、“治愈成功”等字样,这显然是违法的。如果误导消费者,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
齐晓芳表示养生专家,如果经营者违反上述规定,经营者首先要对消费者的损失承担主要责任。现在新的消费者法在加强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和广告制作者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服务,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既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也可以请求行政机关对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进行处罚。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其具体名称、地址等联系方式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此次发文要求,此类节目聘请的专家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副高级以上职称和资格。演员及各类社会名人不得担任主持人。观众咨询电话必须由电视台或频道设置,且只能在片尾字幕时提示。通知还要求,严禁以健康节目形式进行广告。
记者了解到,新规已下发至多家卫视,这些卫视将重新调整健康类节目内容。相信未来会回归给大家一个更纯净的屏幕。
刘峰认为,从专业角度来说,人们追求健康并没有错。可以理解,每个人对健康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更多的误区在于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因为人类作为一个有机体,是非常复杂的。与此同时,老百姓现在对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的危害越来越认识,但并没有更好的途径来获取这些领域的专业知识。这种广泛而庞大的需求也为这些广告或保健节目耕耘提供了土壤。
在刘枫看来,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事实上养生专家,人体非常复杂,并且具有非常明显的个性化特征。这种个性化体现在,同样的天气对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作用,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作用。对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也许作为医生,你最多只能给病人一些干预措施,但实际上具体效果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你只能结合自己身体的特点,然后通过一些健康的渠道获得一些健康知识,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采取一些方法,可能会收到最好的效果。刘峰提醒我们不要完全依赖某种食物、药物甚至某些方法。
有人说:“电视上的专家说什么我妈妈都相信,认为这是最权威的。”这位年轻人的母亲是健康节目的忠实观众。每次演出,她都会坐在小凳子上,认真记笔记。作为嘉宾,她也会忙着传播她听到的健康知识。这种现象很常见。
健康项目已经成为老年人强迫年轻人保持健康的一种方式。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刘峰表示,一些养生知识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中医在养生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某些疾病吃可能比较好,但是比如一头大白菜所涉及的营养成分可能有上千种,这些营养成分对我们身体的某些功能有什么影响呢?当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体内后,在胃液、消化液甚至胆汁中各种酶的作用下,与其他食物甚至一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及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况,因人而异。不要过分迷信所谓的健康知识。
刘峰表示,目前优质健康节目还比较少,但需求量很大。当供需发生冲突时,其他低质量或商业利益的健康项目可能会进入大家的视线。现在观众觉得养生节目有问题,但其实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没有提供更好的养生节目。
齐小芳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她说,目前人们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较少。健康计划确实是鱼龙混杂。节目请来的所谓嘉宾、所谓大师,资质不明,让大家一头雾水。齐小芳建议,养生项目应该做的更精细、更高端,让老百姓也能获得一些真正科学的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