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第一个节气立秋已过,意味着夏季结束,秋季来临。古人有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很多人都想趁着这个时节好好养生,但秋季该如何“养生”呢?这里,真真就盘点秋季养生的常见误区,一起健康科学养生。
误解一
“春捂秋防寒”能增强体质吗?
真相:春季捂被、秋季冻被因人而异,老人、小孩、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病、胃病患者不宜“冻”,健康人也要注意适度“冻”,最好的办法是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不要过早穿太厚的衣服,适度穿就好。
误解二
“秋季增肥”能否更好地度过冬季?
真相: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与古人不同,我们日常饮食可以保证摄入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营养。立秋后,应该吃一些滋补食物,以改善人体脏腑功能,但要因人而异。对于老人、儿童、胃火旺盛或肥胖者、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高蛋白、高脂肪的摄入一定要适度,否则容易“上火”或积食引起消化不良。
误区三
秋季进补食物吃得越多越好?
真相:适当进补有益健康,但不能滥用。切勿以药代食,药不如食。“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任何补药过量服用都是有害的。例如人参、鹿茸补药服用过多,会引起腹胀、食欲不振;维生素C服用过多,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在选择食物或药物之前,可以咨询专业医生。只有服用正确的补药,才能对身体有益,否则会适得其反。
误解四
“秋瓜伤胃”?
真相:秋瓜伤胃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绝对不能吃。秋季到来,天气比较干燥,很多人都会吃瓜果来补充水分。不过,人们常吃的瓜果性质寒凉,吃多了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不过也不要太惧怕“秋瓜”,只要适量食用,一般不会引发健康问题。
误解五
秋天不吃姜?
真相:秋季并不是完全不能吃姜,关键是不能吃太多。由于姜是辛辣、温热的食物,在烹调过程中会流失大量水分,食用后容易上火。同时秋季气候干燥,燥气易伤肺,如果吃辛辣的姜,更容易伤肺,加剧人体水分流失和燥热,加大秋燥对身体的危害。因此,秋季还是少吃姜为好。
误解六
多喝白开水防秋燥?
真相:对付“秋燥”最简单、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喝水”。但只喝白开水也不好养生误区,大量喝白开水会稀释胃液,打乱体内电解质平衡。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喝大量水,会加重肾脏负担,危害身体。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100-150毫升为宜养生误区,间隔半小时左右,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1700毫升。小口小口喝水比大口大口喝水更解渴,也有利于人体吸收。
误解七
秋季可以无忧无虑地大量运动吗?
真相:秋季人体处于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不宜大量运动,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运动时以身体微热、微出汗、运动后感到轻松舒适为标准。尤其对于中老年人,宜选择相对温和的运动,如游泳、太极拳、八段锦等。最好选择在早晚运动,运动前应有5-10分钟的热身运动,运动后应有几分钟的放松运动。
误解八
气温下降后还能长期使用空调吗?
真相:夏末初秋,天气依然炎热,部分地区仍在使用空调。其实,立秋后,早晚天气较凉,不宜开空调时间过长。夜间应控制好温度,既能降温解暑,又可预防“空调病”。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的人、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宜使用空调。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友,秋季养生要当心,冬季健康很重要,但错误的养生方法不但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容易引发疾病,秋季养生不可盲目跟风,应顺应自然,因人而异。
(新华社、中国中医药报、武汉晚报等综合报道)